• 在TP钱包官网下载后的安全性建议 2019年福建农林大学198项授权发明专利简介

  • 发布日期:2025-05-05 11:27    点击次数:175

    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198项发明专利简介

     

    1.一种雌酮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1610080884.5

    授权日期:2019.01.08

    第一完成人:曹洁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雌酮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Nafion作为阳离子交换剂和MWCNT对三联吡啶钌静电吸附作用以及溶胶凝胶法制备成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对雌酮的高灵敏度和选择特异性检测分析,有效克服目前检测雌酮方法的不足,对环境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发明不仅能有效减少复杂样品中基质的干扰,提高检测雌酮的技术可靠性,同时相比于其他的免疫法、电化学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且成本更低以及检测灵敏度更高。

     

    2.一种褐飞虱的生测装置

    专利号:CN201610677551.0

    授权日期:2019.01.15

    第一完成人:邵恩斯

    简介:本发明一种褐飞虱的生测装置,提供一种能同时进行多组试虫生测实验的生测装置,包括透明的、内部中空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所述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每个侧面设有第一圆形孔,所述正方体或长方体的顶面设有第二圆形孔,所述正方体或长方体上设有缝隙;还包括圆柱体管、隔板及橡皮塞,所述圆柱体管为透明的圆柱体管,所述圆柱体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面积与圆柱体管底面积相等,所述圆柱体管插入所述第一圆形孔,所述隔板插入所述缝隙,所述隔板用于隔绝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内腔与圆柱体管,所述橡皮塞插入所述第二圆形孔,所述橡皮塞的底部挂有湿棉球或琼脂块。

     

    3.一种分离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980046.3

    授权日期:2019.01.18

    第一完成人:李建国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方法,首先取经制浆所得的浆料并采用瓦利打浆机进行打浆处理,然后在碱液即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状态下利用微波加热方式溶解和移除半纤维素,即可获得高纤维素含量的纤维;同时采用有机溶剂置换碱液中脱除的半纤维素,最终可以达到有效分离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目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分离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又能同时回收高纯度的半纤维素,从而提升了植物纤维原料的利用价值,实现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能够降低碱液用量,调和处理温度,生产高等级溶解浆,减小环境污染和节约生产成本。

     

    4.一种利用自杀基因快速筛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039619.2

    授权日期:2019.01.18

    第一完成人:林向民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自杀基因快速筛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方法,在自然光下,没有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不显蓝色,噬菌体侵染的细菌显蓝色;在加入致死条件诱导剂诱导下,具有抑制QS功能的特异多肽因抑制QS分子的活性而不启动自杀基因的表达,因此存活;而非特异多肽无法抑制QS分子,导致自杀基因启动致死;然后将存活的候选克隆挑出来,进一步功能验证,最后通过DNA测序的方法获得特异多肽序列对应的DNA序列,从而获得高效、特异的QSI多肽。本发明步骤简单,只需要3天至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多个QSI候选多肽,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5.一种可见光催化降解甲醛的PVC壁纸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19302.0

    授权日期:2019.01.22

    第一完成人:陈礼辉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见光催化降解甲醛的PVC壁纸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尿素作为氮源,使用钛酸四正丁酯作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sub>2</sub>)光催化剂;以PVC壁纸作为载体,在壁纸表面附载光催化剂N‑TiO<sub>2</sub>,制备出光催化壁纸。本发明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TiO<sub>2</sub>溶胶,可得到比传统热风干燥制备工艺具有更佳光催化活性的N‑TiO<sub>2</sub>光催化剂,其结晶度更高,比表面积更大。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PVC壁纸,在可见光下可降解甲醛气体,光催化活性高。

     

    6.一种试剂容器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专利号:CN201610940947.X

    授权日期:2019.01.22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容器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旁接有多根出水管,每根出水管的出水端由一卡圈中孔穿过,位于卡圈的上部具有用以倒插试剂容器的固定环,卡圈的下部套装有排水管,所述卡圈上还开设有位于其中孔外围的过水孔。本发明清洗装置保证试剂容器内部得到全面清洗,清洗效果好、效率高,操作灵活性高、构造简单且便于实现,同时清洗后的污水与清洗水彻底隔离,不会四处飞溅,可靠性高。

     

    7.用能源草沼渣制备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硬泡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723108.8

    授权日期:2019.01.25

    第一完成人:刘斌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能源草沼渣制备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硬泡的方法,其是利用能源草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为主要原料,先将能源草经沼气发酵、干燥、粉碎、烘干后制得能源草沼渣,然后通过油浴液化成多元醇,调pH值为7,将液化的多元醇与化工聚醚多元醇、匀泡剂、催化剂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再与多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发泡,制得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氨酯硬泡,其表观密度为24~92Kg/m<sup>3</sup>,抗压强度为0.05~0.25MPa。本发明不仅降低了聚氨酯硬泡的生产成本,有效的处理了能源草沼气发酵的废弃物,实现了能源草沼渣的高值化利用;而且还可减少现有聚氨酯硬泡制备过程中对石油产品的依赖和产生的白色污染。

     

    8.一种基于光学传感器的纸张碳酸钙含量测定的新方法与装置

    专利号:CN201611176462.4

    授权日期:2019.01.25

    第一完成人:张瑜

    简介:本发明涉及碳酸钙含量测定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光学传感器的纸张碳酸钙含量测定的新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分散纸张和加酸酸化的酸化反应槽、沉淀剂储存槽、计量泵、溶液混合器、设有比色皿的光学检测系统和计算机,所述酸化反应槽和沉淀剂储存槽分别通过设有阀门和计量泵的管道连通溶液混合器,溶液混合器连通比色皿,所述比色皿设有出液口。该方法通过对纸张进行酸化处理后,对酸化溶液进行光谱检测得到所述纸张中碳酸钙含量。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极大的改善了检测的工作强度,减小人工操作的误差。能够快速实现准确测定纸张中的碳酸钙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高。

     

    9.一种提高竹材纤维素高浓酶水解产可发酵糖效率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534293.6

    授权日期:2019.01.25

    第一完成人:罗小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竹材纤维素高浓酶水解产可发酵糖效率的方法,其步骤为:原料切削和筛选;第一步无酸催化的高沸点醇预处理;第一步预处理所得固体基质的分散处理;第二步无酸催化醇/水预处理;第二步无酸催化醇/水预处理所得固体基质的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所得固体基质的洗涤;洗涤后固体基质的高浓酶水解。本发明耦合两步预处理和超声处理可高效移除竹材原料中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同时确保纤维素降解率处在较低水平。当固体基质作为酶水解底物的质量浓度为20%时,进一步添加半纤维素酶后,竹材固体基质中纤维素高浓酶水解转化率和葡萄糖回收率分别高达82.34%和75.38%。可避免废液中半纤维素糖的降解和木素的缩合。

     

    10.一种竹木层积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89139.3

    授权日期:2019.01.25

    第一完成人:李吉庆

    简介:本发明是一种竹木层积材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步骤依次分为:备料、深色防霉处理、微波处理、烘干、胶涂、胶拼、养生、裁分、检验分等、修补与包装。优点:本发明制作的竹木层积材材,解决市场这种板材的缺失既发挥竹材的良好的刚性,又克服大尺寸桉木易开裂、扭曲变形及物理力学性能低等问题,解决市场这种板材的缺失,丰富装饰板材及家具用材,符合再生或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性的要求;提高了竹材和桉木的附加值,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1.利用RNAi阻断病毒胞间移动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217153.0

    授权日期:2019.01.29

    第一完成人:徐景升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RNAi阻断病毒胞间移动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的方法,包括RNAi载体构建、遗传转化、转基因甘蔗植株的筛选鉴定及对花叶病的抗性鉴定。本发明采用融合PCR技术,克隆了SCMV的P3N‑PIPO的编码序列,以pGBKT7‑SCMV‑P3NPIPO为诱饵从甘蔗的酵母文库中筛选到了与P3N‑PIPO互作的甘蔗基因ScPCaP。以ScPCaP作为RNAi干扰靶序列,经遗传转化后获得了对SCMV,SrMV和SCSMV均有抗性的转基因甘蔗植株,并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的特点,有效缩短了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采用本发明的利用RNAi阻断病毒胞间移动的方法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优于转入病毒序列的转基因甘蔗。

     

    12.一种同时提高SiO<sub>2</sub>增透膜疏水性和疏油性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607415.9

    授权日期:2019.01.29

    第一完成人:张欣向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提高SiO<sub>2</sub>增透膜疏水性和疏油性的方法,用含氟含氢硅油/正己烷/Kastredt催化剂混合液来表面修饰SiO<sub>2</sub>增透膜。其过程简单高效,明显提高SiO<sub>2</sub>增透膜疏水性和疏油性,进而提高其光学稳定性。利用含氟含氢硅油上的氢原子和SiO<sub>2</sub>增透膜上的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原理,将含有丰富F元素和甲基基团的硅油链接枝到SiO<sub>2</sub>增透膜上,同时改善SiO<sub>2</sub>增透膜的疏水和疏油性能,该法快捷高效,较于其他方法,更适用于户外环境。

     

    13.一种甘蔗炭基水肥双控型复合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510798200.0

    授权日期:2019.02.05

    第一完成人:胡朝华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炭基水肥双控型复合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缓释载体按以下重量份配置:甘蔗炭4~35、温度敏感剂0~5、pH敏感剂0~1.2、交联剂0.1~0.6、表面活性剂0.1~0.4、引发剂0.2~0.5、水160~200。本发明的甘蔗炭原料可再生、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工艺简单;甘蔗炭含有丰富的有效态氮、磷、钾等养分资源,具有稳定、可循环的综合肥料效应;甘蔗炭的pH在6~11范围内可调节,适用于甘蔗田等酸性土壤改良。本发明提供的环境敏感型微凝胶修饰的复合缓释载体能够随外界环境温度、pH变化作出响应,通过微凝胶高分子三维网络结构的收缩/溶胀过程形成了水肥一体化缓控释体系,充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促进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化肥技术的田间规模化应用。

     

    14.一种高质量溶解浆颗粒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1132052.X

    授权日期:2019.02.15

    第一完成人:李建国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质量溶解浆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准备溶解浆生产线上的纤维悬浮液,并对其进行挤压浓缩至干度为15%~30%,得浓缩后的溶解浆;将浓缩后的溶解浆进行分散,获得溶解浆颗粒,且该溶解浆颗粒的粒径小于1cm;将所得溶解浆颗粒进行热处理反应,热处理反应时间为2h~12h,热处理反应温度为90℃~150℃;加热处理结束后,取出加热处理后的溶解浆颗粒冷却即得高质量溶解浆颗粒。本发明在实现提高溶解浆反应性能、降低溶解浆特性粘度的同时,不仅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能耗,且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具有易于工业化运行及小颗粒易于打包运输的特点,因此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15.一种竹柏种子快速成苗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084138.9

    授权日期:2019.02.19

    第一完成人:邹芳芳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柏种子快速成苗的方法,其将将新鲜成熟的竹柏种子去外种皮,放到4<sup>o</sup>C风冷冰箱中冷藏,待手取种子有种仁晃动感觉时取出,依次用洗衣粉水溶液、无菌水洗净;再在超净工作台上依次酒精、Hgcl<sub>2</sub>水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净,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然后用钳子将种壳破裂或破碎,用镊子取出去壳种子,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添加有蔗糖、琼脂粉,PH5.5‑5.8;培养条件:温度25±2℃、先暗培养7天、然后每天用1500-2700Lux白光光照12小时;至50‑55天、叶片7‑8片、高度达8‑12cm小苗时,打开瓶盖炼苗3‑6天,冼净根部培养基,植入轻基质培养袋中即可。

     

    16.一种单冻生带头对虾保鲜剂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510720459.3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林媛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冻生带头对虾保鲜剂及其应用,由下述原料成分和重量配比组成:海藻糖20~25份,竹叶抗氧化物0.5~0.8份,柠檬酸1~1.6份,银耳水浸提液72.6~78.5份。该保鲜剂能有效保持单冻生带头对虾的品质,有效防止单冻生带头对虾在冷冻保藏过程中出现的黑变、脂肪氧化、干耗、蛋白质冷冻变性等问题,该加工方法适用于工业连续化作业。

     

    17.一种高效制备江蓠硫酸酯多糖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67455.0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宋洪波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制备江蓠硫酸酯多糖的方法,是以新鲜江蓠为原料,经过清洗、切分、预干燥、过热蒸汽破壁、超低温超微粉碎、水提、减压滤缩、醇沉、水洗、冷冻干燥、粉碎制得江蓠硫酸酯多糖。本发明具有细胞破壁充分、提取条件温和、浓缩及干燥温度较低,因此制备的江蓠硫酸酯多糖得率高、硫酸基含量较高、色泽好。本发明技术先进、合理,易于推广,预期经济与社会效益好。

     

    18.一种魔芋葡甘聚糖净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03363.6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庞杰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葡甘聚糖净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魔芋葡甘聚糖净水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碱性氧化石墨烯溶液的配制、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氧化石墨烯溶胶的制备、不可逆凝胶的制备和净水海绵的制备。本发明的魔芋葡甘聚糖净水海绵,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成分,通过加入Na<sub>2</sub>CO<sub>3</sub>使魔芋葡甘聚糖脱乙酰基,进而形成不可逆凝胶,制得的魔芋葡甘聚糖净水海绵具有丰富的孔隙和极大的比表面积,极大的增强了净水海绵的吸附性能,净水海绵还具有抗菌性,可以有效的杀死有害微生物,抑制水中有害细菌的滋生。本发明的魔芋葡甘聚糖净水海绵还具有成本低廉、天然可降解、易推广等优点。

     

    19.一种装饰性竹板炭画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610294999.4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黄晓东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饰性竹板炭画的加工方法。首先,利用毛竹制成单层竹板;其次,用冲床在外购石膏板上冲出所需图案的孔洞,调配石棉膏泥,涂抹在单层竹板的面板上,与石膏板复合,用探针或竹签将石膏板上冲出孔洞部位的膏泥全部剔除,露出内部的单层竹板材质,将两张全部孔洞剔除石棉膏泥的单层竹板背背相靠,送入木材干燥窑进行炭化处理,在单层竹板表面形成基本的炭画图案轮廓;最后,结合图案的具体情况用色笔给图案上色,增加图案的真实性,制成完整的装饰性竹板炭画。本加工技术简单易行,制成的装饰性竹板炭画高端大气上档次,能够满足普通家庭、宾馆、饭店、车站、商场等许多场所装饰的需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0.可凹区域的3D快速打印路径规划方法

    专利号:CN201610654586.2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林甲祥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可凹区域的3D快速打印路径规划方法。首先,任选区域边界上的一点作为凸化边界搜索的起始点,初始化存储起止边界点和起止边界边的两个双端队列。然后,采用贪心策略,沿打印区域多边形的边界“顺时针”方向进行凸化边界搜索,直到不满足条件的边界点出现或搜索结束;接着,采用贪心策略,沿打印区域多边形的边界“逆时针”方向进行凸化边界搜索,直到不满足条件的边界点出现或搜索结束;最后,判断起止边界点是否相同,若是则结束;否则,连接队头和队尾边界点,形成下一轮搜索的起始条件,进行下一轮边界凸化。本发明避开了多边形打印区域路径规划时可能面临的激光中断和继续问题。

     

    21.一株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应用

    专利号:CN201610181837.X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陈军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株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应用,该菌经鉴定为新洋葱伯克氏菌,命名为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CJ‑P8,保藏号为CGMCC NO.12119。该发明公开的新洋葱伯克氏菌CJ‑P8是经平板对峙方法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对前期分离到的太子参土传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均具有强拮抗作用,并且对太子参产区其他作物无致病性。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拮抗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 LB+1/80 MS(不含铁盐)+0.1wt.%红糖,发酵菌液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该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株可以有效防治太子参的土传病害,并且无污染、生态、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2.一种儿童安全排插盖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710820372.2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陈灿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安全排插盖,包括排插本体,所述排插本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用于遮掩插孔的滑盖。该儿童安全排插盖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实现排插的防插和误插,为儿童提供安全保障。

     

    23.基于体外反应体系筛选黄曲霉SUMO化靶蛋白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647254.6

    授权日期:2019.02.22

    第一完成人:聂鑫怡

    简介:本发明涉及基于体外反应体系筛选黄曲霉SUMO化靶蛋白的方法,该体系由SUMO化反应溶液体系组成,其中包含了原核表达的黄曲霉SUMO化酶系中的修饰分子AfSumO,SUMO E1活化酶AfAosA‑AfUbaB,SUMO E2结合酶AfUbcI,SUMO E3连接酶以及待检测的蛋白或药物。利用该体系一方面可以快速鉴定/筛选影响黄曲霉SUMO化修饰过程的药物分子或小分子化合物;同时利用该体系在体外方便快速的检测某种蛋白是否能被黄曲霉的SUMO化体系修饰,进而鉴定/筛选潜在的SUMO化靶标蛋白。

     

    24.一种红曲色素蓝色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502175.6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谢晓琼

    简介:本发明属于红曲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曲色素蓝色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红曲菌代谢产生的醇溶性红曲红色素为原料,通过烯胺化反应,经离心或过滤,沉淀、洗涤、中和、干燥、粉碎,即制得红曲色素蓝色衍生物。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红曲色素蓝色衍生物,具有以下优点:反应原料易得,价格相对低廉,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反应条件温和。使用的有机溶剂可通过回收循环使用,达到绿色环保。

     

    25.一种魔芋葡甘聚糖汽车排气消声网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1177092.6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郑亚凤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葡甘聚糖汽车排气消声网及其制备方法。魔芋葡甘聚糖汽车排气消声网的制备方法,包括魔芋葡甘聚糖溶胶液的制备、魔芋葡甘聚糖膜的制备、魔芋葡甘聚糖分散液的制备和魔芋葡甘聚糖干凝胶的制备。本发明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原料,利用有机纤维网状干凝胶优异的压缩回弹性、低声速特性、低热导率、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等理化性质,制备的汽车排气消声网,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节能环保等优点。本发明的汽车排气消声网,还有效利用干凝胶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特性,赋予了这一排气消声网尾气处理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26.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营养元素吸收的混合内生真菌

    专利号:CN201610452321.4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林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营养元素吸收的混合内生真菌,所述混合内生真菌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D菌株与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组成,其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其中,D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11907,E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11909。本发明混合内生真菌中所用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将该混合内生真菌制备成应用菌液,对台湾相思的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促进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可用于台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27.杆件形变示教仪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510071360.5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郑书河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杆件形变示教仪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竖设在底板上的两侧支撑架,所述两侧支撑架上部之间搭设有上导轨,位于底板上的两侧支撑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的中间支撑架,所述中间支撑架与侧支撑架上部之间可拆连接有被测杆件,所述被测杆件下方设有第一百分表和用于固定第一百分表的座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功能多样,基本实现《材料力学》教学中需要的各类杆件形变的教学演示,直观地表达出不同截面形状杆件在不同载荷情况下的形变量差异以及形变的一般性规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不仅便于操作且无使用场地的限制,弥补了《材料力学》实验系统等实验器材局限于在实验室中使用的不足。

     

    28.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的浒苔寡糖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110626.7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的浒苔寡糖的制备方法。该工艺流程特征在于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浒苔硫酸多糖,经脱脂及除蛋白和色素后,依次添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á‑L‑鼠李糖苷酶和木聚糖酶进行酶解,灭酶活后,采用乙醇去除酶和未降解多糖,离心上清液过分子筛,截留物冷冻干燥后得到浒苔活性寡糖。经动物药效学证实,浒苔寡糖能够显著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值。本发明采用非特异性商业化酶,工艺路线简单,高效且环境友好,既提高了寡糖的制备量,同时又降低了酶的消耗和生产成本,是一种制备浒苔活性寡糖的有效方法。

     

    29.绘制根际平面pH分布图的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CN201610410809.0

    授权日期:2019.04.30

    第一完成人:周垂帆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绘制根际平面pH分布图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运动轴、pH计、转换控制器、导管、步进电机、溶液吸收器及扫描头;其中所述运动轴包括一根竖直轴及两根水平轴,其中两根水平轴平行放置,所述竖直轴两端分别设于水平轴上,并可在其上水平移动;所述溶液吸收器与扫描头并列设置在竖直轴上,并通过步进电机连接到转换控制器上;所述溶液吸收器通过导管连接所述pH计。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以绘制根系的二维结构,并且分析根系的pH的二维时空分布特征,以期进一步了解植物根系形态,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根际微域的化学特征pH的影响进而深入认识根际环境中,养分或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30.用能源草沼渣制备植物纤维基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723428.3

    授权日期:2019.03.15

    第一完成人:刘斌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能源草沼渣制备植物纤维基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以能源草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为主要原料,先将能源草经沼气发酵、干燥、粉碎、烘干制得能源草沼渣,再将其添加到由混合多元醇和酸制得的液化试剂中,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1.2~3h;再加入固体碱调节反应体系至pH值为7,出料获得所述植物纤维基聚醚多元醇。本发明可有效处理能源草沼气发酵的废弃物,实现了能源草沼渣的高值化利用,所得植物纤维基聚醚多元醇可用于生产硬质聚氨酯泡沫。

     

    31.一种橘小实蝇雌雄双诱的复合引诱剂

    专利号:CN201610243379.8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李永裕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橘小实蝇雌雄双诱的复合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一定配比制成,由千层金精油1~7体积份和柠檬精油1~7体积份。该复合引诱剂能够高效引诱橘小实蝇雌性成虫和雄性成虫,进而杀灭,是一种环保的植物源引诱剂。

     

    32.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在花生发状根系产白藜芦醇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025960.2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陈华

    简介:本发明涉及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在花生发状根系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2‑AhRESS遗传转化花生,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花生发状根。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转基因花生发状根中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66.16μg/g(FW),是未转基因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3倍。本发明为利用烟草根特异启动子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在花生发状根中特异表达,进而生产白藜芦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3.菠萝功能着丝粒抗原多肽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510950637.1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王凯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菠萝功能着丝粒抗原多肽及其应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根据该氨基酸序列的N端的一段特异序列合成一条多肽,用该多肽常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经过抗原亲和纯化得到CENH3蛋白的抗体,进行该抗体的免疫荧光实验,本发明的菠萝CENH3蛋白的抗体可用于菠萝功能着丝粒位置的细胞学定位,也能应用在与菠萝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相结合的测序(ChIP‑seq)上面,确定菠萝染色体上功能着丝粒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序列信息,开展着丝粒基因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定位,为着丝粒形成与功能行使机制的研究及其人工染色体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工具和信息。

     

    34.木瓜功能着丝粒抗原多肽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510950638.6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王凯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木瓜功能着丝粒抗原多肽及其应用,木瓜功能着丝粒组蛋白CENH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根据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的一段特异序列合成了一条多肽,用该多肽常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经过抗原亲和纯化得到CENH3蛋白的抗体,进行了该抗体的免疫荧光实验。本发明的木瓜CENH3蛋白的抗体可用于木瓜功能着丝粒位置的细胞学定位,也能应用在与木瓜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相结合的测序(ChIP‑seq)上面,能够确定木瓜染色体上功能着丝粒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序列信息,使得其物理图谱信息更加全面,并且能在木瓜基因组的组装方面提供着丝粒方面的信息。

     

    35.一种用于悬浮培养的高光能利用率摇床培养箱

    专利号:CN201610918799.1

    授权日期:2019.04.05

    第一完成人:李汉生

    简介: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悬浮培养的高光能利用率摇床培养箱,包括箱体、培养架组件、灭菌单元、控温系统单元、光环境控制单元和控制模块,培养架组件包括机架、培养瓶固定板、灯板、灯板升降模块和摇动模块,培养瓶固定板上设有用于置瓶槽;灯板水平设于培养瓶固定板上方的机架处且灯板上设有瓶孔,瓶孔设有LED光源;控温系统单元的散热风扇出风方向指向培养架组件,排风扇的出风方向指向箱体外;当培养架组件进行培养作业时,摇动模块驱动机架摇动,灯板升降模块驱动灯板移动使灯板瓶孔套于锥形培养瓶处,LED光源对培养瓶提供光照,灯板瓶孔与培养瓶外壁间留有形成散热风路的间隙;本发明能以LED光源提供可定制的光照环境,而且不易因光源热量影响箱温。

     

    36.一种灰树花多糖抗肠道病毒71型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009952.9

    授权日期:2019.04.05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树花多糖抗肠道病毒71型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口服液以五节芒、巨菌草、芦苇、玉米粉、麸皮等组成的培养基发酵制备的灰树花多糖为主要原料,其制备步骤:制备灰树花菌丝体多糖,配制灰树花多糖溶液,加入辅料并灌装封口,最后杀菌制得成品。体外细胞试验表明,灰树花多糖在前期对EV71病毒的抑制率达80%以上。灰树花多糖能下调宿主细胞内EV71病毒结构蛋白VP<sub>1</sub>的表达合成,抑制EV71病毒引起的IêBá蛋白下调来控制EV71病毒复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该口服液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口服液的原材料来自药食兼用菌灰树花,安全无毒。

     

    37.一种微波提取余甘多酚工艺

    专利号:CN201510239993.2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李永裕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提取余甘多酚工艺,余甘冻干粉末,加入料液质量比为1:10~1:30的乙醇中并利用微波辅助提取,微波功率为240~560W,微波时间为20~40 s,乙醇浓度为60~80%,以Folin‑Ciocalteu法测定并计算多酚得率。本发明操作简捷、合理,对设备要求不高,利于投入生产。

     

    38.一种龙眼快速转基因方法

    专利号:CN201610059720.4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陈裕坤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龙眼快速转基因方法,属于转基因植物制备领域。它包括龙眼实生幼苗的准备,转化载体根癌农杆菌侵染菌液的准备,实生幼苗去顶芽或去顶(切除带叶的上部)材料的制备、侵染和共培养,抗性芽的筛选与培养,再生抗性芽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转基因植株的移植。完全不依赖植物组织培养,以直播的实生幼苗的去顶芽和去顶材料进行侵染,获得转基因植株;不需培育无菌试管苗、胚状体和悬浮细胞,转基因抗性芽不需继代转接,成活率高,在温室中进行不受气候与环境影响,周年可进行转化。本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成本降低、时间更短。

     

    39.一种使水培植物持续释放负离子的营养液

    专利号:CN201610241314.X

    授权日期:2019.04.30

    第一完成人:杨志坚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营养液,属于功能型植物水培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龙舌兰等水培植物能持续释放负离子并延长其寿命的营养液。所述营养液为含印度梨形孢真菌的改良型霍格兰营养液。该营养液用无土栽培方法培育水培植物(包括龙舌兰、凤尾丝兰),使应用在植物负离子机上的水培植物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促进根系生长、保持叶片浓绿,保证其在植物负离子机内能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延长植物的寿命。

     

    40.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专利号:CN201610452322.9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周艳芬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所述混合内生真菌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组成,其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其中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1911,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1909。本发明混合内生真菌中所含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将该混合内生真菌制备成应用菌液,具有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作用,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41.一种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

    专利号:CN201610271692.2

    授权日期:2019.03.22

    第一完成人:郭晋隆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分别以待鉴定甘蔗和“POJ287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引物1和引物2进行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III进行酶切,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与抗褐锈病甘蔗品种POJ2878的酶切产物进行比较,来判断所待鉴定甘蔗的抗病性。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甘蔗抗褐锈病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检测抗褐锈病基因位点来预测待鉴定甘蔗对褐锈病的抗性,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选择效率,进而加速甘蔗抗褐锈病育种进程。

     

    42.一株产琼胶酶溶藻弧菌及应用

    专利号:CN201510832586.2

    授权日期:2019.03.08

    第一完成人:郑宝东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A‑00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5555,保藏日期:2015.9.18,以及用该菌株产生的琼胶酶制备琼胶寡糖的方法。本发明以该菌株作为菌种,采用碳源、氮源、无机盐组成的发酵培养基产酶,发酵液通过硫酸铵进行盐析,离心,透析,过离子交换柱及凝胶柱,制得酶干粉,并用琼胶酶和0.5%的琼胶底物反应,于超滤膜上过滤,收集滤液、冻干,即获得琼胶寡糖。

     

    43.一种前轮可变轮距的三轮再生稻收割机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号:CN201610603763.4

    授权日期:2019.04.05

    第一完成人:张翔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轮可变轮距的三轮再生稻收割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底盘,底盘前端设置有一对前轮,底盘后端设置有一后轮;所述底盘前端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对应侧前轮侧向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安装于底盘底部的外套筒以及套于外套筒中与外套筒滑动配合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朝外一端固连有穿出外套筒并与对应侧前轮相连接的推杆,所述外套筒内还具有伸入内套筒中的丝杆,内套筒中设置有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以使丝杆转动时经内套筒和推杆推动前轮侧向移动。该前轮可变轮距的三轮再生稻收割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改善了以往收割机在进行再生稻收割的过程中会对稻茬进行碾压的弊端,能够提高再生稻的产量。

     

    44.一种降低黄酒中生物胺含量的集成处理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90039.4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黄酒中生物胺含量的集成处理方法,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其是在不改变黄酒酿造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向落缸发酵前的米饭或酒精发酵前的糖化醪中添加蜂胶和ε‑聚赖氨酸、在发酵结束前向发酵醪液中添加漆酶及葡萄糖酸铜、在黄酒灌装前经焦磷酸氧锆填充柱进行吸附处理的三步工序,使黄酒中生物胺含量较传统工艺下降80%以上,而黄酒传统指标和风味等并不受影响。本发明操作简便,整个工艺绿色环保,无需增添较多设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45.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181839.9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陈军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经鉴定为韩国假单胞菌CJ‑361,保藏号为CGMCC NO.12122。该发明公开的假单胞菌CJ‑361是采用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方法对分离至太子参根部病变部位的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进行拮抗实验,发现该菌对这两种致病菌均具有强拮抗作用。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拮抗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 LB+1/20 MS(不含铁盐)+0.1wt.%红糖,发酵菌液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该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株及其微生物菌剂可有效防治太子参的根腐病病害,为克服或缓解太子参的再植病害提供一种环保、生态、安全的生物防治潜力菌株。

     

    46.一种旋转梳齿状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18827.0

    授权日期:2019.03.08

    第一完成人:任金波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梳齿状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后方的后轮,所述机架前侧设有用于挖掘泥土中花生的挖掘铲,所述挖掘铲的后方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上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与机架铰接并由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所述机架在振动筛的上方设有经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转辊,所述转辊的外周部设有若干尖刺。该旋转梳齿状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结构简单,能够铲起花生并实现花生与泥土的更好分离。

     

    47.一种抗菌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979434.X

    授权日期:2019.04.23

    第一完成人:黄六莲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含水率为10%‑16%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剂、没食子酸正丙酯、纳米SiO<sub>2</sub>致孔剂、纳米TiO<sub>2</sub>抗菌剂(或纳米银抗菌剂)以及纤维素浆粕作为原料制得均匀透明的纤维素铸膜液;接着沉浸凝胶法制备抗菌多孔纤维素膜;之后配置聚哌嗪水相溶液和含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有机相溶液,并进行操作使得聚哌嗪和均苯三甲酰氯聚合的交联产物均匀的附着在膜孔及膜表面,最终得所述抗菌纤维素平板纳滤膜。本发明整个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抗菌纤维素平板纳滤膜能够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的盐类和分子量大于300的有机物,并具有高截留、高水通量、选择性吸附、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48.一种乌龙茶智能做青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CN201610504300.2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林宏政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智能做青装置及方法,包括综合做青机、控制模块;所述综合做青机包括小型同步摇青机、加热装置、吹风装置;所述同步摇青机设置于一电子秤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RGB参数采集模块、所述电子秤;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湿度,所述电子秤用以采集茶青的减重率;所述控制模块嵌入有工艺数据库与专家数据库。本发明引入模糊控制,能够节省劳动力,并且控制精准,提高工作效率。

     

    49.一株拮抗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的菌株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181836.5

    授权日期:2019.04.02

    第一完成人:吴林坤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株拮抗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的拮抗细菌及其应用,拮抗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LK‑313,保藏号为CGMCC NO.12121。本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是通过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平板对峙培养显示该拮抗菌能够有效抑制太子参病原菌如串珠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根际定殖能力好,对后茬其他作物无致病性。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拮抗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 LB+1/20 MS(不含铁盐)+0.1wt.%红糖,发酵菌液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本发明为克服或缓解药用植物太子参的再植病害提供了拮抗菌菌种及菌剂,其生防效果好、无污染、安全生态,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50.快速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专利号:CN201610271677.8

    授权日期:2019.03.22

    第一完成人:郭晋隆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分别以待鉴定甘蔗和“POJ287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引物1、引物2、引物3、引物4进行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III进行酶切,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与抗褐锈病甘蔗品种POJ2878的酶切产物(分别为389bp和606bp)进行比较,来判断所待鉴定甘蔗的抗病性。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甘蔗抗褐锈病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检测抗褐锈病基因位点来预测待鉴定甘蔗对褐锈病的抗性,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选择效率,进而加速甘蔗抗褐锈病育种进程。

     

    51.一种魔芋葡甘聚糖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61099.1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庞杰

    简介:本发明的一种魔芋葡甘聚糖一次性注射器的制备方法。魔芋葡甘聚糖一次性注射器的制备方法,包括羧甲基化玉米淀粉的制备、复合溶胶液的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制备、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穿孔强化、离心脱气和一次性注射器的制备。本发明的魔芋葡甘聚糖一次性注射器,无毒无害,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与现在广泛使用的聚丙烯一次性注射器相比较,该注射器具有低碳环保,抗菌性强,印刷性和粘合性好的优点,而且具有韧性强,不容易因破裂而产生碎屑而污染药物,在医疗设备的安全卫生方面有极大的优势。

     

    52.一种基于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花生挖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610653617.2

    授权日期:2019.03.08

    第一完成人:张德晖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花生挖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部铰接有由驱动机构驱动可往复前后摆动的第一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将花生铲起的斜置挖掘铲,第一摇杆的上部与一连杆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上部铰接于机架后部的第二摇杆相铰接,所述第一摇杆、连杆及第二摇杆之间形成反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二摇杆的下端连接有位于斜置挖掘铲后侧的振动筛,所述机架的后端还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限深轮组件。该花生挖掘装置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实现花生和土块的分离的同时减小机械的振动。

     

    53.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qRT-PCR扩增引物、扩增方法和筛选方法

    专利号:CN201610292646.0

    授权日期:2019.04.09

    第一完成人:李晶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所述管家基因序列为c4163或c10657的序列,所述c4163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c10657的序列如SEQ ID NO:2。本发明还涉一种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的筛选方法、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的qRT‑PCR扩增引物以及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的qRT‑PCR扩增方法。本发明的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能在不同形态和不同培养时间的牛樟芝样品中稳定表达,且条带单一,为研究牛樟芝中功能基因表达提供校正序列。

     

    54.低磷环境下能促进台湾相思磷元素吸收的混合内生真菌

    专利号:CN201610452325.2

    授权日期:2019.03.12

    第一完成人:吴承祯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低磷环境下能促进台湾相思磷元素吸收的混合内生真菌。所述混合内生真菌由丝黑粉菌属(Filobasidium sp.)F菌株与青霉属(Penicillium sp.)H菌株组成,其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其中,F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2102,H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1914。本发明混合内生真菌中所用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其具有缓解低磷胁迫的作用,可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植株对磷元素的吸收,可用于台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55.一种提高霍山石斛原球茎生物碱含量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533473.1

    授权日期:2019.05.10

    第一完成人:赖钟雄

    简介: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霍山石斛原球茎生物碱含量的方法,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作为材料,利用拟茎点霉诱导子提高霍山石斛原球茎的生物碱含量。本发明研究了拟茎点霉诱导子对霍山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霍山石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生物碱等药用成分提供新思路,为以后霍山石斛的药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56.一种再生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510673779.8

    授权日期:2019.05.10

    第一完成人:陈礼辉

    简介:一种再生纤维素的纳滤膜的方法,包括:先用溶剂溶解纤维素,制得的涂覆液,均匀的涂覆在光滑平整的基膜上,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然后自然干燥,获得纤维素膜;将制得的纤维素膜用NaOH溶液浸泡反应,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泡洗去膜中残余的NaOH溶液;然后再将膜浸泡在有机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泡,洗去膜中残余的有机酸溶液,即获得纤维素纳滤膜。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无机盐及有机物等有较高截留率的再生纤维素纳滤膜的方法。

     

    57.具有三级分离筛的太子参收获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CN201610655164.7

    授权日期:2019.05.24

    第一完成人:张翔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三级分离筛的太子参收获装置及方法,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下方的滚轮,所述机架前侧设有用于挖掘泥土中太子参的挖掘铲,所述挖掘铲上经连杆与前摇杆连接,所述前摇杆与机架铰接并由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所述机架后侧设有斜置式滚筒筛,所述斜置式滚筒筛与挖掘铲之间设有分离筛,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通过设计两级振动筛及滚筒筛的组合,构成具有三级分离筛的太子参收获装置,可方便实现太子参与土块或沙粒的完全分离;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前两级振动筛的驱动机构相互反向运动,实现两振动筛的反相振动,惯性力相互抵消或有效降低,达到减小整机振动的目的。

     

    58.一种粉状草料打包机及打包方法

    专利号:CN201710583579.2

    授权日期:2019.05.07

    第一完成人:张德晖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状草料打包机及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绕袋总成、撑口总成、钩爪总成、落料压料总成、封口总成、升降总成和切袋总成;所述绕袋总成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左侧,所述落料压料总成安装于所述钩爪总成和所述撑口总成上方,所述封口总成、切袋总成与所述升降总成相连;所述钩爪总成包括电机、电磁铁和钩爪组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钩爪组件上下移动,所述钩爪组件包括钩爪、滑动块和连杆,所述电磁铁控制所述滑动块移动,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连杆联动控制所述钩爪的张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打包效果高、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性能稳定等优点。

     

    59.一种降低红曲黄酒高级醇含量的酿造方法

    专利号:CN201610448364.5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红曲黄酒高级醇含量的酿造方法,包括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保压重酿、压榨过滤、注氧式高压脉冲处理、铁粉吸附处理的步骤,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从原料配比入手,集成运用大罐发酵技术、保压重酿技术、注氧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单质铁和氧化亚铁分子吸附等工艺,在不改变红曲黄酒原有香气、口味和营养品质的基础上,使产品中高级醇含量降低至传统酿造工艺的49.7%以下,增强红曲黄酒饮用的安全性和适口性,显著提高红曲黄酒的饮用品质。

     

    60.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乌龙茶品质鉴定方法

    专利号:CN201510343494.8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孙威江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乌龙茶品质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茶粉样品的准备;光谱信息的采集;光谱信息的预处理;基于遗传算法的波长筛选;鉴定模型的建立及乌龙茶品质得分的测定。本发明样品预处理简单,能准确、快速地鉴定出乌龙茶的品质优劣,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避免了人工感官审评中主观意识的影响以及传统化学分析法的繁杂操作,结果客观、准确。

     

    61.一种魔芋葡甘聚糖多功能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010170.1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庞杰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葡甘聚糖多功能假牙及其制备方法。魔芋葡甘聚糖多功能假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材料、LABS益生菌的吸附固定化、打磨成型、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纳米多孔膜、覆膜。本发明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成分,利用魔芋葡甘聚糖特有的凝胶特性,通过电场技术的应用,获得了魔芋葡甘聚糖多功能假牙。在充分满足假牙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假牙中含有LABS益生菌,在消灭肠道中的腐败细菌、保持肠胃道的正常功能、能产生多种维生素及游离氨基酸和显著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的优势,延长了LABS益生菌作用的时间,同时魔芋葡甘聚糖纳米多孔膜大大解决了假牙清洗难的问题,魔芋葡甘聚糖多功能假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62.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一体式刀铰

    专利号:CN201611221548.4

    授权日期:2019.05.24

    第一完成人:林俊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一体式刀铰,包括与试验机相连接的上加荷板、设于所述上加荷板正下方并与构件盖板相连接的下承压板、设于所述上加荷板和下承压板之间以利传递载荷的刀尖、竖向设置在所述上加荷板和下承压板两侧的侧向连接板,所述侧向连接板的上端与上加荷板固定连接,所述侧向连接板的下端与下承压板活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时只需将其一次性安装在试验机上即可,无需再花费额外的人力与时间对刀铰进行卸装,起到了节省人力与加快试验进度的作用。

     

    63.二穗短柄草功能着丝粒抗原多肽及应用

    专利号:CN201510950636.7

    授权日期:2019.05.07

    第一完成人:王凯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穗短柄草功能着丝粒组蛋白CENH3及应用。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序列比对的方法预测得到二穗短柄草CENH3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根据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N端的一段特异序列合成一条多肽,用该多肽常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经过抗原亲和纯化得到CENH3蛋白的抗体。该CENH3抗体可用于免疫染色实验,进行着丝粒的物理定位,亦可用于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获得二穗短柄草功能着丝粒功能DNA序列,开展着丝粒基因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定位,为着丝粒形成与功能行使机制的研究及其人工染色体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工具和信息。

     

    64.一种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安防报警方法

    专利号:CN201610463804.4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邹腾跃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安防报警方法,每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通过无线链路组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从而可将陌生人员的入侵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回传给监控控制中心,以达到安防报警的目的。采用贝叶斯网络作为概率学习的推理机,使本系统成为具有机器学习能力的智能系统。在节点充分聚集后,系统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成片的传感器节点进行聚类分簇,并在每簇中选取几个工作节点正常运转,而多余的节点则可以转入休眠状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全网实时工作的传感器节点数量,降低总体功耗,在工作节点的电能消耗殆尽以后转用休眠节点进行报警。

     

    65.一株产脂固氮螺菌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172940.8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叶文雨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产脂固氮螺菌及其应用,所述的菌为产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FZJG415,该菌株已于2016年1月20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2060。通过菌株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为氨,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等作物生长的菌株。

     

    66.一种莲子淀粉-茶多酚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47311.9

    授权日期:2019.05.21

    第一完成人:郭泽镔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莲子淀粉‑茶多酚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茶多酚溶于水中,调节溶液至碱性,向溶液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醌类化合物;将淀粉酶溶液与醌类化合物混合后进行超高压处理,离心去除上清液得交联聚合物;将莲子淀粉与pH值为4.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加热,加入交联聚合物,进行微波‑超声波间歇处理,接着进行灭酶处理,然后洗涤至体系呈中性,过滤得到醌类化合物‑莲子淀粉复合物;将醌类化合物‑莲子淀粉复合物溶于溶剂中, tp钱包官方安装下载加入加氢催化剂并充入氢气进行反应,tp钱包官网下载app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干燥得到莲子淀粉‑茶多酚复合物。本发明制得的莲子淀粉‑茶多酚复合物的复合指数高且能有效减小茶多酚在制备过程的降解变质。

     

    67.区分水椰八角铁甲性别的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及方法

    专利号:CN201610506663.X

    授权日期:2019.05.28

    第一完成人:侯有明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水椰八角铁甲性别的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及方法,采用微卫星位点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椰八角铁甲DNA为模板,采用所述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然后基于毛细管电泳对PCR产物进行STR分型分析,根据电泳结果,判断水椰八角铁甲的性别。本发明方法对DNA质量、浓度要求均很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卵、幼虫、蛹、成虫,且对于初龄幼虫、卵等仅能提取出低浓度DNA的样本,采用本发明方法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该方法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

     

    68.一种马尾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610008867.0

    授权日期:2019.05.10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一种马尾藻寡糖的制备方法,以马尾藻脱脂和除蛋白后的精多糖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处理,依次添加褐藻胶裂解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酶解多糖后,经乙醇沉降法去除未降解充分多糖,离心上清液过分子筛后截留物,冷冻干燥制备得到马尾藻寡糖,本发明中制备的马尾藻寡糖对á‑葡萄糖苷酶具有强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4.82 mg/mL,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同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方法采用非特异性商业化酶,工艺路线简单合理,适合工业化,即提高了降血糖活性寡糖的制备量,同时又降低了酶的消耗和生产成本,是一种制备马尾藻活性寡糖的有效方法,可在降血糖药品、保健品、食品中得到应用。

     

    69.一种硫酸寡糖锌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408410.3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宋洪波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寡糖锌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干燥的麒麟菜为原料,经碱处理、提取硫酸多糖、制备硫酸多糖粉、制备硫酸寡糖粉,再经锌化、三级超滤分离、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等工艺环节,制得硫酸寡糖锌。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硫酸寡糖锌中的锌含量高、硫酸基含量较高,因此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本发明技术先进、合理,加工过程可控性强,预期经济效益好。

     

    70.一株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营养元素吸收的内生真菌

    专利号:CN201610452981.2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洪滔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株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营养元素吸收的内生真菌。所述内生真菌为丝黑粉菌属(Filobasidium)F,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2102。将台湾相思内生真菌F接种于台湾相思土培苗,通过对植株碳含量和氮含量的测定,得出接种该菌株在低磷环境下的处理植株的碳含量和氮含量均基本较大程度高于对照,表明其在低磷环境下对促进植株营养元素吸收具有很大功用,从而进一步证实得到该株内生真菌能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植株营养元素的吸收。

     

    71.一种太子参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号:CN201610208743.7

    授权日期:2019.05.03

    第一完成人:吴林坤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有机物料(豆柏、米糠、烘干猪粪、鱼粉、红糖重量比为2:1:1:1:0.03)一起发酵制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通用有益菌菌液和土著有益菌菌液按4:6的体积比混合制成。其中土著有益菌包括分离至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伯克霍尔德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单独发酵后按4:1:1的体积比混合制成土著有益菌复合菌液。有机物料经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发酵和耗氧发酵两个阶段后制成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本发明经长期实地验证,配方合理,功效稳定,对防治太子参连作障碍效果明显,是一种生防效果好、无污染、安全生态的微生物肥料,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72.一种再生纤维素基交联改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861535.1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肖禾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纤维素基交联改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先采用NMMO、没食子酸正丙酯、纤维素铸膜液制作纤维素铸膜液;接着采用沉浸凝胶法制得再生纤维素膜,膜厚度为2μm‑50μm;之后配置ALG/CMC共混溶液,以制得的再生纤维素膜为基膜,将ALG/CMC共混溶液均匀地涂覆在基膜上,于室温下风干12‑36h后,得复合纤维素膜;将所得复合纤维素膜浸泡在环氧氯丙烷乙醇溶液中,并调节体系pH为9‑12,且于30℃‑70℃条件下交联反应4‑24h,即得再生纤维素基交联改性纳滤膜。本发明不仅制备过程简单,原料低廉、来源广泛;且制得的再生纤维素基交联改性纳滤膜具有高附加值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73.一种碱法制浆黑液中α-蒎烯含量的检测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11756.1

    授权日期:2019.07.16

    第一完成人:罗小林

    简介: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碱法制浆黑液中α‑蒎烯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乙醇或甲醇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防止其它黑液组分对α‑蒎烯在气液相中分配系数产生的影响,然后制备待测样品溶液的待测样品瓶,同时加入邻苯三酚溶液除去样品瓶中的空气,密封后置于自动顶空进样器内进行平衡,然后采用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内进行检测,顶空进样器的平衡条件为:炉温50~90℃、平衡时间为15~60min,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可检测的浓度范围包括0.4~1000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浓度范围广,检测方法简单,检测结果的精确度高。

     

    74.一种利用发光法快速筛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039610.1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林向民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发光法快速筛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方法,利用M13噬菌体不裂解宿主菌并可分泌到胞外的特性,侵染携带pSB536的大肠杆菌ER2738,然后在添加C4‑AHL分子、四环素、氨苄青霉素、X‑gal/IPTG的平皿中筛选出可见光下显蓝色、激发光下不发或者发弱生物荧光的细菌克隆;然后将该噬菌体扩增,添加上述物质的平板中划线培养,通过抑制生物发光的方法验证QSI功能,最后测序获得特异QSI多肽序列。本发明步骤简单,只需要3天至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多个QSI候选多肽,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75.拟南芥SAL基因在调节开花时间和莲座叶数量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610892743.3

    授权日期:2019.06.11

    第一完成人:苏军

    简介:本发明提供拟南芥SAL基因在调节开花时间和莲座叶数量中的应用,通过对SAL1/2的功能缺失型突变体纯合植株的表型进行分析,单突sal1、sal2以及双突sal1sal2与野生型Col‑0相比,均出现开花时间缩短7天左右,但开花时莲座叶数量增加2‑3片,开花后茎秆的生长速度较快。SAL1/2的突变体的开花表型与正常的早花表型出现明显差异,即莲座叶的数量增加,尚无该类表型的报道;通过SAL2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的表型可以推测其功能为限制植物过快发育,该基因功能的研究结果对突破作物产量增长的瓶颈有指导意义。

     

    76.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环保尿不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115501.8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庞杰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环保尿不湿及其制备方法。魔芋葡甘聚糖环保尿不湿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溶胶、制备辅料、制备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液、表层的制备、制备中间层、防水渗层的制备、制备环保尿不湿。本发明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具有粘度高、吸水多、膨胀快等理化性质,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提高魔芋葡甘聚糖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持水性;魔芋葡甘聚糖纳米纤维膜/底层防反渗层空间结构充足,透气、抗菌,辅以薄荷脑、黄柏、金银花、麝香等,还具有清凉、解痱子、抗炎抑菌等优点。本发明取材方便、成本低,具有抗菌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和生物利用度好的优点。

     

    77.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34291.3

    授权日期:2019.06.04

    第一完成人:唐家桓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碳基材料为基底;2)将碳基材料置于水中,在正负极间施加电流进行电解;3)电解完毕后,将碳基材料浸入含氮化合物溶液中进行浸泡;4)取出碳基材料,干燥,在厌氧条件下碳化获得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本发明方法以常规的水为电解液,无需高锰酸钾、硫酸、过氧化氢等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剂;利用交流电代替原来的直流电,可以获得空隙均匀的碳基材料;利用炭化将N元素沉积在电极表面,制备得到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本发明方法的制备过程简单、快捷,所得电极输出功率更好,长期运行稳定性较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原位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方法。

     

    78.一种防霉竹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379988.7

    授权日期:2019.08.20

    第一完成人:曾钦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霉竹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将竹材经削片、刨片后制得竹刨花后,经高温热处理、干燥、施胶、预压、热压制得竹刨花板。竹刨花经高温热处理后,竹刨花内携带的细菌被杀死,同时高温热处理使淀粉、糖分、蛋白等化学成分变性,不再为霉菌的营养成分,因而有效提高了竹刨花板防霉性能。另外,防霉竹刨花板是以生长周期短的竹材及竹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且在生产过程中仅在施胶工序添加了胶黏剂和防水剂,未添加防霉剂、防虫剂等有害成分,是环境有好型的人造板材,可广泛用作室内装饰材料或家具制造。

     

    79.一种时变损伤桥梁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专利号:CN201810628185.9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刘景良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时变损伤桥梁实验装置,包括主桥面板,所述主桥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损伤孔,损伤孔内设置有可通过通电断电来控制磁性并与损伤孔相配合的带电磁铁,主桥面板上端面设置有用以测量桥梁变形位移、变形速度和变形加速度的传感器,在主桥面板上端面设置有能装载物体的可移动小车,在可移动小车前端面设置有牵引钩,在牵引钩上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在牵引钩上,牵引绳另一端设置有可变速的牵引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时变损伤桥梁实验装置的试验方法。本发明能模拟桥梁在受到单处或多处时变损伤时、载荷质量发生改变时和载荷速度发生改变时的工况,并能检测相应的变形位移、变形速度和变形加速度数据。

     

    80.利用RNAi沉默SceIF4E1基因培育抗条纹花叶病甘蔗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570284.2

    授权日期:2019.07.12

    第一完成人:徐景升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RNAi沉默SceIF4E1基因培育抗条纹花叶病毒转基因甘蔗的方法,包括SceIF4E1基因的克隆、RNAi干扰载体构建、遗传转化、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及抗病性鉴定。以SceIF4E1作为RNAi干扰靶序列,经遗传转化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产生了对甘蔗条纹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广谱抗性,具有抗病性好、抗性持久且生物安全性高的特点,使转基因甘蔗的培育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并且可以有效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优于转入病毒序列的转基因甘蔗。

     

    81.一株用于细菌病害防治的假单胞菌及应用

    专利号:CN201710319408.9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邹华松

    简介: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株用于细菌病害防治的假单胞菌及应用。从花生基腐病发生土壤中分离一株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抑菌活性的微生物;根据16S rRNA和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确定为假单胞属细菌;采用菌液灌根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本发明涉及的假单胞菌可用于植物病原细菌的绿色生物防治。

     

    82.一种基于数据均匀性加权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58732.1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邹腾跃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均匀性加权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通过传感器节点i相对执行机构的距离确定距离加权值<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wi=24 he=21/>;依据各传感器节点在场景中布置的地理位置生成节点关联关系图来描述各节点周边的相邻关系;通过节点关联关系图计算节点i的平滑程度加权值<img file=519909DEST_PATH_IMAGE002.GIF wi=22 he=21/>;根据距离加权<img file=889579DEST_PATH_IMAGE001.GIF wi=24 he=21/>和平滑加权<img file=138158DEST_PATH_IMAGE002.GIF wi=22 he=21/>计算预估计结果D<sub><i>e</i></sub>;计算加权微调量<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3.GIF wi=29 he=25/>;在获得了加权微调量之后,计算出最终的数据融合结果D。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数据均匀性加权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采用不同加权值的方式削弱误差节点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能够获得较为精确的传感结果。

     

    83.一种凝胶包埋海马多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644304.0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郭泽镔

    简介: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凝胶包埋海马多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成分按重量计包括:大豆分离蛋白6~8g、花生分离蛋白2~4g、阿拉伯胶2~3g、水80~86g、甜味剂3g、防腐剂0.1g、海马多肽1~1.5g。因植物蛋白本身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良好的包埋性能,本发明利用的植物蛋白凝胶包埋法是一种绿色、健康、有效地活性物质包埋技术。另一方面,利用花生蛋白替换部分大豆蛋白,不仅使最终产品的颜色更加清爽,还能有效地掩盖豆腥味。此外,本发明构建了阿拉伯胶‑大豆‑花生蛋白混合凝胶,能有效地提高混合凝胶的包埋效果,稳定海马多肽的生物活性。

     

    84.一株脱氯艾德昂菌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866034.8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叶文雨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脱氯艾德昂菌及其应用,所述的菌为艾德昂菌( Ideonella sp.)FZJG233,该菌株已于2016年1月21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2059。通过菌株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为氨,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能够显著促进大麦等作物生长的菌株及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可以抑制水稻稻瘟病菌的发生。

     

    85.一种采用反向圆盘减震机构的钉齿式花生收获机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23354.3

    授权日期:2019.06.28

    第一完成人:张翔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反向圆盘减震机构的钉齿式花生收获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后方的行走轮,所述机架前侧设有用于挖掘泥土中花生的挖掘铲,所述挖掘铲的后方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上铰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与机架铰接并由摆动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所述机架在振动筛的上方对称设有一对回转件,所述回转件周侧用于碎土的钉齿,所述回转件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利用偏心圆盘机构来带动振动筛的运动,采用反向转动的回转件实现钉齿的弧形运动,并可利用钉齿进行碎土,使得花生和泥土较好地分离。

     

    86.一种分子检测和鉴定甘蔗赤条病菌不同株系的试剂盒

    专利号:CN201610686714.1

    授权日期:2019.06.28

    第一完成人:高三基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检测和鉴定甘蔗赤条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Aaa)不同株系试剂盒。本发明的试剂盒中至少包括外侧引物对16S‑F4/23S‑R4和内侧引物对ITS‑F1/ITS‑R1,试剂盒内还有PCR反应液I和II、限制性内切酶反应液、Ex Taq酶液、HindIII内切酶、EcoRI内切酶、阳性样品DNA、阴性样品DNA和无核酸酶无菌水。本发明集合了巢式PCR检测方法的高度灵敏性和限制性内切酶切条带长度多态性与唯一性等优点,为甘蔗赤条病菌检测和鉴定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采用本发明试剂盒提供的试剂,经检测可判定是甘蔗赤条病菌及其株系类型。

     

    87.一种旋转气流流化装置及片状材料的流化方法

    专利号:CN201710966767.3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袁占辉

    简介:本发明属于流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气流流化装置及片状材料的流化方法。针对片状材料在流化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导致吸附团聚以及流化过程易形成流化死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气流流化装置及片状材料的流化方法,该流化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器,该气体分布器能够使气流旋转产生旋转气流,通过气流的旋转带动片状材料旋转,从而使片状材料能够产生离心力,使片状材料之间相互分离,消除静电吸附的影响;气流的旋转还能带动流化床底部的流化死区的片状材料,从而消除流化死区。本发明所述的旋转气流流化装置结构简单科学,工业应用性强,适合进行推广应用。

     

    88.一种透光竹片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087107.4

    授权日期:2019.07.23

    第一完成人:曾钦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光竹片的制备方法,其是将竹材经去青去黄制成竹片后,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以去除竹片内部的部分木质素、胞腔内含物等物质,然后经清水清洗后,依次经无水乙醇浸泡、桐油浸渍,得到所述透光竹片。本发明所得透光竹片具有良好透光性能,并保留有竹材的纤维纹理,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可用于制作竹灯罩、竹扇、竹窗帘等室内装饰用品。

     

    89.一种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琼脂糖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544686.X

    授权日期:2019.06.21

    第一完成人:张龙涛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琼脂糖的方法,其是将琼脂糖分散液调节pH值至3.0‑9.0后,加入纤维素酶,在搅拌条件下20‑60℃保温反应1‑48h;反应结束后,调节其pH值至6.0‑8.0,并于80‑100℃保温5‑10min,然后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即得琼脂糖酶解物溶液,再经纳滤脱盐浓缩、干燥,制得琼脂糖酶解物。本发明工艺简单,处理方式安全,可显著降低琼脂糖分子量,且通过酶解条件的控制,可以获得位于不同分子量区间和分子组成的琼脂糖低聚糖混合物,从而满足各种食品配料及生物类产品配料的不同需求,有助于提高琼脂糖附加值。

     

    90.一株产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真菌菌株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071084.7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陈启建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株代谢产物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为链格孢(Altemaria altemata)FJA14,已于2015年06月0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902。菌株FJA14可用于制备病毒病防治制剂。本发明的菌株FJA14来源于植物内生菌,制备的活性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高、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因此,从FJA14发酵液中分离提取抗病毒活性物质,并将其研制成天然抗病毒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91.一种棘轮棘爪机构

    专利号:CN201710924249.5

    授权日期:2019.06.18

    第一完成人:吴传宇

    简介: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手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机架、棘轮、棘爪和棘爪座;所述手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所述另一端具有钩型锁槽,所述棘爪的所述一端具有钩型锁扣;所述棘爪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通过棘齿啮合;所述棘爪架设在所述棘爪座上,所述棘爪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实现棘轮的双向转动。

     

    92.一种泡叶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610295590.4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叶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该工艺流程特征在于以脱脂、除蛋白及色素的泡叶藻岩藻多糖为原料,联合微波辅助处理,添加果胶酶、纤维素酶、岩藻多糖酶和硫酸酯酶以酶解岩藻多糖,经乙醇沉降去除未充分降解岩藻多糖及酶蛋白,离心上清液经蒸馏浓缩与提取多糖过程中产生的寡糖合并后过分子筛,截留物冷冻干燥制备得到泡叶藻寡糖,过程中所用乙醇回收循环利用。经体外及细胞试验,本发明中制备的泡叶藻活性寡糖对糖代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利用微波辅助酶解制备泡叶藻活性寡糖的工艺方法。

     

    93.绿色轻质抗拉竹筋混凝土预制块

    专利号:CN201710346090.3

    授权日期:2019.08.27

    第一完成人:冯辉荣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轻质抗拉竹筋混凝土预制块,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原料包括竹片纤维、黄麻纤维、牛皮纸、碎石、再生混凝土、粉煤灰、珍珠岩和磷酸盐水泥。本发明制得的绿色轻质抗拉竹筋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轻、抗拉强度大,可以大大减少所砌墙体的自重和开裂的概率以及路面用砖开裂的概率,并且保温性和防噪性能好。由于所用材料比传统砖的用料更加环保、经济,可以减少对粘土的需求,保护良田。并且,对废弃混凝土再使用,合理利用资源。

     

    94.一种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1070803.9

    授权日期:2019.08.20

    第一完成人:阮凯斌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叶绿素铜钠作为导电聚合物,制备叶绿素铜钠电极材料,并组装制成超级电容器。其中叶绿素铜钠作为可食用色素,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完全绿色环保,且来源非常丰富,成本较低。

     

    95.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

    专利号:CN201610989807.1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王恒波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采用的引物和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述内源基因PCR扩增长度为95 bp。鉴于目前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方法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准确性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所建立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及可重复性高,为转基因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提供科学、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

     

    96.一株表达抗黄绿青霉素的基因工程单链抗体株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325110.4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王荣智

    简介:本发明属于抗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表达抗黄绿青霉素的基因工程单链抗体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琥珀酸酐法和碳二亚胺两步法合成人工完全抗原CIT‑BSA和CIT‑KLH,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出能稳定分泌表达抗黄绿青霉素CIT的基因工程单链抗体株,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出具有功能的单链抗体,组装ELISA检测试剂盒,实现对农产品中残留的CIT毒素的定性与定量检测,为商品化的开发生产高质量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和金标抗体检测卡奠定了基础。

     

    97.一种滤蓝光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294083.8

    授权日期:2019.06.25

    第一完成人:郑清洪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滤蓝光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指在透明基材上生长滤蓝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从基材的内面到外依次设有Zn<sub>x</sub>Cd<sub>1‑</sub><sub>x</sub>O膜层、Al<sub>2</sub>O<sub>3</sub>膜层、Zn<sub>x</sub>Cd<sub>1‑x</sub>O膜层、Al<sub>2</sub>O<sub>3</sub>膜层,所述滤蓝光增透膜的制备方法是在磁控溅射,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通过调节Zn<sub>x</sub>Cd<sub>1‑x</sub>O膜层中的Cd组分x可制备不同吸收边波长λ的滤蓝光增透膜,滤蓝光增透膜对300~(λ‑15)nm波段范围的蓝光的平均吸收率大于99%,而对(λ+15)~780nm波段范围的可见光的平均透射率大于95%;该增透膜所设计的膜系结构简单,工艺容易实现,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98.快速观察拟南芥胚珠形态及统计外珠被细胞数目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139085.5

    授权日期:2019.06.04

    第一完成人:秦源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观察拟南芥胚珠形态及统计外株被细胞数目的方法,其利用荧光漂白剂处理拟南芥的胚珠,在共聚焦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快速及时、快速地对拟南芥胚珠珠被细胞的数目进行统计。相比普通的切片及干涉差‑透明的方法要简便,而且效果更好。

     

    99.一种高强度自修复导电磁性PVA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111053.0

    授权日期:2019.08.27

    第一完成人:刘凯

    简介: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自修复导电磁性PVA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聚苯胺包裹在纳米纤维素表面,并固载MnFe<sub>2</sub>O<sub>4</sub>磁性粒子,然后加入到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备出高强度自修复导电磁性PVA水凝胶。本发明利用纳米纤维素/聚苯胺/MnFe<sub>2</sub>O<sub>4</sub>复合物使得PVA水凝胶同时具有高强度、导电性和磁性性能,改进了普通PVA水凝胶的低强度、无导电性和无磁性的三大缺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00.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灵芝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183523.3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灵芝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灵芝多糖20‑30份,鱼腥草、连翘、知母复方中药提取物3‑5份,蔗糖5‑10份,阿斯巴甜0.03‑0.05份,香精0.03‑0.08份,纯净水200‑300份,灵芝通过乙醇回流去除脂溶性杂质,热水提取并乙醇沉淀,经柱层析纯化后获得灵芝纯多糖,与制备的中药鱼腥草、连翘和知母提取物复配而成。试验表明,复合物对肠道病毒71型有明显抑制效果。

     

    101.一种诱导海洋微生物发酵产κ-卡拉胶酶的组合诱导物

    专利号:CN201610019857.7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郭娟娟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海洋微生物发酵产κ‑卡拉胶酶的组合诱导物,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所述组合诱导物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0.5~1.5份低聚果糖、1~3份κ‑卡拉胶、0.5~1.5份酵母提取物。以一定配比的低聚果糖、κ‑卡拉胶、酵母提取物作为海洋微生物的产酶诱导物,发酵生产κ‑卡拉胶酶。通过摇瓶振荡发酵48 h,海旋菌(Thalassospirasp.Fjfst‑332)的κ‑卡拉胶酶活力为351 U/mL,与不添加诱导物时,菌株κ‑卡拉胶酶的酶活54.3 U/mL相比,提高了6.46倍。

     

    102.一种低密度木纤维真空绝热板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号:CN201810689633.6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饶久平

    简介:本发明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低密度木纤维真空绝热板及其制造方法,以木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热压制成芯材后,装入多层气体阻隔膜袋内,抽真空后封装,制得木纤维真空绝热板,其有效导热系数为8mW/m·K~10mW/m·K。本发明用生物质原料木纤维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大大降低了真空绝热板的成本,实现点绿成金;所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易获取;无需添加任何胶黏剂,制备过程简单;密度低,且具有一定强度;不产生废气污水,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03.一种真空绝热板芯材、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811158.0

    授权日期:2019.07.05

    第一完成人:陈礼辉

    简介:一种真空绝热板芯材,包括竹纤维和玻璃纤维。一种真空绝热板,包括上述芯材。采用技术方案通过竹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备一种新型的真空绝热板芯材,减少了芯材中的玻璃纤维使用量,降低了真空绝热板的成本,节能环保,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更符合国家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104.一株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生物量增长的内生真菌

    专利号:CN201610454595.7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谢安强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株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生物量增长的内生真菌。所述内生真菌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1913。将台湾相思内生真菌I接种于台湾相思土培苗,通过对植株苗高、生物量的测定,得出接种该菌株在低磷环境下的处理植株的苗高、生物量均基本较大程度高于对照,表明其在低磷环境下对促进植株生物量增长具有很大功用,从而进一步证实得到该株内生真菌能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台湾相思植株生物量生长。

     

    105.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空气净化纳米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099659.5

    授权日期:2019.06.04

    第一完成人:庞杰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空气净化纳米纱窗及其制备方法。魔芋葡甘聚糖空气净化纳米纱窗的制备方法,包括制作膜原液、制作无纺布、制作纺丝液、利用静电纺丝机制备纳米窗纱。本发明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材料,与聚乙烯材料相比,其抗拉伸强度高、抗菌效力高,可长期使室内保持清洁卫生;纳米铁酸钴的加入可以增强纱窗对颗粒的吸附效果,并且可以增强耐候性和韧性,提高抗风化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无纺布与滤膜层均采用天然成分,使纱窗废弃后可完全生物降解,环保低碳;本发明的魔芋葡甘聚糖空气净化纳米纱窗具有孔径小且均匀、拉伸强度大、柔韧性好、透气性好、抗老化,并且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106.一株能促进台湾相思生物量增长的内生真菌

    专利号:CN201610452938.6

    授权日期:2019.06.04

    第一完成人:李键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株能促进台湾相思生物量增长的内生真菌。所述内生真菌为丝黑粉菌属(Filobasidium)B,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1910。将台湾相思内生真菌B接种于台湾相思土培苗,测定接种60天后的台湾相思的生物量,台湾相思内生真菌B所处理的植株与对照的生物量差异极显著,生物量比较显示,该菌株较对照组的促生效果良好,其生物量为对照组的1.4倍;根冠比比较显示,该菌株的根冠比为对照的1.5倍,表明该菌株对台湾相思生物量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07.一种短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415786.3

    授权日期:2019.08.30

    第一完成人:苗庆显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竹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竹材切片、软化处理、撕裂处理、酶处理、化学处理、盘磨处理、预脱水、干燥。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制备方法得率低、污染重、成本高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将螺旋挤压撕裂机代替传统的多辊碾压,将生物处理置于化学处理之前,减少化学药品种类和生物酶种类,将盘磨和对撞流干燥处理代替蒸汽干燥、开纤和多级梳理来实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短竹原纤维的得率高、成本低、制备过程污染轻。

     

    108.一种辅助降血糖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954141.6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辅助降血糖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以马尾藻寡糖及甜菊叶茶制备液为水相,以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与红曲橙色素乙醇溶液复合制得马尾藻功能寡糖与橙色素辅助降血糖纳米粒。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具有辅助降低血糖的功效,运用纳米载体包埋,具有提高降血糖活性成分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及增强降血糖效应,显著提高了功能寡糖与色素的生物利用度。

     

    109.一种人工重组SPX<sup>novel</sup>蛋白在提高大豆低磷耐的应用

    专利号:CN201810615310.2

    授权日期:2019.07.26

    第一完成人:钟永嘉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重组SPX<sup>novel</sup>蛋白在提高大豆低磷耐的应用,以大豆自身基因组编码的GmSPX6和GmSPX1为基础,通过将不同GmSPX6蛋白的N(1‑220aa)端和C(180‑261aa)端进行融合组装,找到一个新的SPX<sup>novel</sup>蛋白,此人工重组的SPX<sup>novel</sup>蛋白在低磷下的蛋白稳定性较GmSPX6明显提高。在大豆的毛根体系中超表达该基因能够抑制缺磷信号的快速产生,保证大豆在适度低磷条件下的生长,提高大豆对适度低磷的耐受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10.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104045.7

    授权日期:2019.07.26

    第一完成人:叶捷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剩余污泥,从而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提供了一种以废治废,赤泥、污泥、瘤胃内容物三者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水解酸化条件易于控制,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运用的技术潜力。

     

    111.一种碱法制浆过程小放气冷凝液中α-蒎烯含量的检测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14064.2

    授权日期:2019.07.16

    第一完成人:罗小林

    简介: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碱法制浆过程小放气冷凝液中α‑蒎烯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乙醇或甲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氮气或氦气吹扫的方式制备两个装有不同体积待测样品溶液的无空气待测样品瓶,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检测,并通过外标法计算蒎烯的顶空气相色谱响应因子f。根据蒎烯气相色谱信号值以及待测样品溶液的体积等计算获得待测样品中蒎烯的含量。本发明在小放气冷凝液中加入乙醇或甲醇所制备的50%~90%的待测样品溶液,可以防止其它组分对蒎烯在气液相中分配系数产生的影响;通过氮气或氦气吹扫去除顶空瓶中空气,以减少空气氧化对检测样品中α‑蒎烯准确性的影响。可检测的浓度范围广,检测结果的精确度高。

     

    112.利用RNAi沉默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570201.X

    授权日期:2019.07.12

    第一完成人:徐景升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RNAi沉默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的方法,包括SceIF4E1基因和SceIF4E2基因的克隆、RNAi干扰载体构建、遗传转化、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及抗病性鉴定。以SceIF4E1和SceIF4E2作为RNAi干扰靶序列,经遗传转化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产生了对甘蔗花叶病的三种病原即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广谱抗性,具有抗病性好、抗性持久且生物安全性高的特点,使转基因甘蔗的培育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并且可以有效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优于转入病毒序列的转基因甘蔗。

     

    113.一种提高木质生物质酸法预处理固体基质酶解效率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15559.9

    授权日期:2019.07.02

    第一完成人:罗小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木质生物质酸法预处理固体基质酶解效率的方法,其步骤为:原料筛选;酸法预处理;酸法预处理后固液混合物的双螺杆处理;双螺杆处理所得固体基质的等离子处理;大豆蛋白提取;大豆蛋白屏蔽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固体基质表面的木质素;经等离子体和大豆蛋白处理的固体基质的酶水解。本发明将等离子体和大豆蛋白协同作用于酸法预处理所得固体基质上,可显著提高大豆蛋白对固体基质表面木质素的屏蔽作用;在较低酶用量情况下,固体基质中纤维素酶水解转化率达88%以上。本发明所用等离子体属于绿色物理方法,无二次污染;大豆蛋白提取方法简单、成本低,其与后续酶水解及发酵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对酶和发酵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114.菌丝收集器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82529.8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吴娥娇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菌丝收集器及其使用方法,菌丝收集器包括收集器主体,在收集器主体上设置菌丝剥离部和菌丝收集部,菌丝剥离部包括伸出段和球冠状剥离段,菌丝收集部集合挑取菌丝和除去杂质的功能。本发明不仅省时省力,且能够保证菌丝收集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提取后样本的质量,并且该收集器便于清洗、灭菌、消毒是微生物学试验中快速、大批量收集菌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装置及方法。

     

    115.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630410.9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胡开辉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其属于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将银耳废菌包加水提取后,利用硫酸铵对提取液进行盐析,再经透析除盐后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得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提取方法简单,所得木聚糖酶的比活力高达8091U/mg,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银耳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116.一株太子参根腐病的拮抗菌及应用

    专利号:CN201610181785.6

    授权日期:2019.06.04

    第一完成人:吴林坤

    简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太子参根腐病的拮抗菌及应用,拮抗菌经鉴定为伯克霍尔德菌,命名为Burkholderia ambifaria LK‑P4,保藏号为CGMCC NO.12120。该菌筛选于太子参根际土壤,对太子参病根部位分离的专化型病原菌如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具有强拮抗作用,根际定殖能力好,对后茬其他作物无致病性。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拮抗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 LB+1/40 MS(不含铁盐)+1wt.%红糖,发酵菌液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本发明为克服或缓解药用植物太子参的再植病害提供了拮抗菌菌种及菌剂,其生防效果好、无污染、安全生态,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117.一种蛇舌兰快速成苗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42286.5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陈世品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蛇舌兰快速成苗的方法,属于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再生领域,采集蛇舌兰蒴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芽诱导、增殖生根同时完成诱导培养,得到可移栽的蛇舌兰幼苗,兰科植物的二步成苗法,解决了兰科植物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等生产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些珍贵兰属资源来源困难,生于海拔250‑145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沟谷岩石上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野生资源少,观赏效果好,自然繁衍能力、传播扩散能力不强,自然更新困难、优良种苗稀缺等问题,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为兰科植物园林装饰以及兰花公园装饰具有重要意义。

     

    118.一种生物质预水解过程在线监测的方法与装置

    专利号:CN201611175884.X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胡会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生物质预水解过程在线监测的方法与装置。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与反应器连接的检测槽、参比液槽、废液槽、光源、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衰减全反射探头;检测槽内设有衰减全反射探头和温度传感器;衰减全反射探头与光源和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光纤连接;管道和/或检测槽设有温度调节装置;参比液槽和废液槽分别通过管道与检测槽连接;管道设有阀门和/或泵。在线检测方法根据获得的吸光度与预水解液比进行拟合建模获得检测模型,运用检测模型分别计算得到预水解得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去除率。本装置和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很高的准确度,对企业热水预水解工艺效果的在线检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19.一种油水分离型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1263274.5

    授权日期:2019.07.19

    第一完成人:张慧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型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油水分离型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混合液的制备、未交联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和油水分离型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本发明的油水分离型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具有高度多孔的结构和完善的三维立体网络,分离效率高,分离率>99.9%,并且耐盐能力高,能够适用于高盐的海洋环境,还具有良好的弹性、较高机械强度和抗油污染能力,可重复利用40次以上而分离效率几乎没有下降,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能力。

     

    120.道面刻槽与板坯接缝的区分方法

    专利号:CN201710877672.4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李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面刻槽与板坯接缝的区分方法,根据计算的刻槽尺寸自动定位第一个板坯接缝的位置,利用板坯设计长度和板坯实际长度允许误差范围,预估下一个板坯接缝位置的范围,根据在预估的板坯接缝位置的范围内识别到的刻槽数目,确定下一个板坯接缝位置。本发明可正确地区分刻槽及板坯接缝,避免利用道面纹理数据因为板坯接缝沉积物而检测不到板坯接缝的问题。

     

    121.一种快熟莲子糊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08486.0

    授权日期:2019.07.09

    第一完成人:张怡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熟莲子糊及其制备方法,是以莲子、薏米、奶粉、白芝麻、蔗糖和红豆为原料,通过利用固态气爆技术来快速熟化莲子糊的方法,制作步骤包括:除杂,清洗,固态气爆技术快速熟化莲子糊粗品(气爆过程:温度40‑160℃,5‑25min内升压至0.1‑1.2MPa,保压20‑120s后瞬间降压),冷却、干燥,烘烤白芝麻,配比混拌和封装共7道工序,工艺简单,易操作且高效。本发明合理搭配的莲子糊口味独特、气味香醇、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是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一款莲子加工制品,拓宽了莲子产品的种类。

     

    122.一种密度可控的轻质竹木基纤维板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080610.7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关鑫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度可控的轻质竹木基纤维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然后制得竹粉酚醛树脂复合泡沫颗粒,再将杉木纤维、石蜡和竹粉酚醛树脂复合泡沫颗粒放入搅拌机中,然后喷入改性脲醛树脂胶,搅拌均匀后铺装,其次置于预压机中进行预压,再次移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处理,最后经卸压,冷却,裁板,养生,得到一种密度可控的轻质竹木基纤维板。该方法借助特定的处理技术将竹粉和酚醛树脂加工成泡沫颗粒复合体系,以此泡沫颗粒复合体系替换纤维板材料的部分层结构,通过增强原材料系统的多孔性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有效地降低加工工艺的复杂性,提高加工工艺的可控性和产品密度的调控性。

     

    123.一种多阶段变方案的射频加热方法

    专利号:CN201610102780.X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施火结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阶段变方案的射频加热方法,通过两个加热阶段对物料进行加热:第一加热阶段:通过射频加热的方式对物料的上表面以及内部进行加热,直到达到第一阶段的加热要求;第二加热阶段:通过传统热传导的方式对物料的周侧以及下底面进行加热,直到物料整体达到第二阶段的加热要求。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多阶段变方案的射频加热方法,实现了整个加热过程物料满足加热要求,既不会出现过热破坏物料品质或外观,又达到了杀虫或杀菌要求。

     

    124.一种筛选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模拟物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039608.4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林向民

    简介:本发明属于病原微生物预防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筛选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模拟物的方法,以QS分子C4‑AHL感应诱导抗性载体pSB538,带有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ahyRI’和氯霉素抗性基因Cmr,AhyR蛋白感应C4‑AHL分子或者其模拟多肽时,激活AhyI’启动子,诱导抗性基因表达;在培养基中培养,只有添加C4‑AHL分子或者产生其模拟多肽才能使细胞存活;利用M13噬菌体不裂解宿主菌并可分泌到胞外的特性,侵染携带pSB538的大肠杆菌,在添加氯霉素抗性的平皿中筛选出孵育后在可见光下显蓝色的噬菌斑;然后将该噬菌体扩增,加入带有pSB536的QS感应菌株中,通过C4‑AHL模拟多肽可诱导生物发光的方法验证,最后测序获得特异模拟多肽序列。

     

    125.一种提高灵芝液体发酵中三萜含量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983745.9

    授权日期:2019.06.07

    第一完成人:吴小平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灵芝液体发酵中三萜含量的方法,包括配制CaCl<sub>2</sub>水溶液和水杨酸乙醇溶液、菌丝液体培养、钙离子和水杨酸诱导、菌丝收集、菌丝三萜提取与检测。在灵芝液体发酵过程中加入钙离子和水杨酸进行诱导,能够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中三萜的含量,菌丝的三萜含量达48.97 mg/g,比对照组高48.26%,有效提高灵芝的质量,而且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

     

    126.一种高压脉冲电场偶联生物酶解制备鲍鱼内脏磷脂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15086.2

    授权日期:2019.06.04

    第一完成人:陈继承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脉冲电场偶联生物酶解制备鲍鱼内脏磷脂的方法,属于水产食品精深加工领域。该方法制备步骤依次为:原料预处理、PEF偶联生物酶解、脂质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磷脂、蛋白提取、醇提多糖等手段,依次得到鲍鱼中磷脂、中性脂肪、蛋白、多糖、色素等。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针对我国鲍鱼产业加工中的副产品——内脏进行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制备得到的鲍鱼磷脂、蛋白、多糖和色素等可作为中间原料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各个领域。本发明技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有效解决鲍鱼生产加工业的废弃物排放。

     

    127.一种生物质水热预处理过程的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

    专利号:CN201611176510.X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胡会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生物质水热预处理过程的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所述在线检测装置包括预水解液取样装置,依次连接的用于净化样品的过滤装置、冷却装置、制样装置,光谱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数据收集和检测模型运算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制样装置与缓冲液储存器通过缓冲液管道连接;还设有分别用于检测流入制样装置中的预水解液和缓冲液流量的计量泵、流量计与电磁阀。所述在线检测方法根据获得的吸光度与预水解液比进行拟合建模获得检测模型,运用检测模型分别计算得到预水解得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去除率。本装置和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很高的准确度,对企业热水预水解工艺效果的在线检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28.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并行空间查询方法及其系统

    专利号:CN201610333152.2

    授权日期:2019.06.25

    第一完成人:范协裕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并行空间查询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依据四叉树对查询空间对象以及目标空间对象集合所处的空间范围进行网格划分并编号;对各个空间对象构建空间分片索引,依据空间分片索引中的所述最小网格的编号,从目标空间对象集合中,获取与查询空间对象对应的所述最小网格存在相交关系的目标空间对象。本发明使用四叉树进行空间网格划分和网格编号,使每个空间对象都被包含在一个对应的四叉树网格中,从而消除边界对象处理问题;同时,依据四叉树编码中隐含的空间拓扑关系,筛除明显不符合查询条件的空间对象,实现对候选目标空间对象的预过滤,从而减少任务候选集,再次提高并行查询效率。

     

    129.基于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大豆油基树脂的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165175.8

    授权日期:2019.06.25

    第一完成人:邱仁辉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大豆油基树脂的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与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共混制备大豆油基树脂,然后将植物纤维、大豆油基树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基于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大豆油基树脂的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基于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大豆油基树脂的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保,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与苯乙烯交联的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相当的冲击强度。

     

    130.一种富含isobiflorin的植物体及其提取新方法

    专利号:CN201710135362.5

    授权日期:2019.08.23

    第一完成人:倪林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isobiflorin的植物体,即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的植物体,其各器官isobiflorin的含量在0.14%‑0.45%,以果皮为最高,为isobiflorin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来源;同时配套提供一种从该植物体提取isobiflorin生产方法;一种从圆齿野鸦椿中提取isobiflorin的方法,以圆齿野鸦椿干燥的植物体为原料,经粉碎‑乙醇溶液提取‑浓缩提取液至浸膏‑硅胶柱色谱洗脱‑洗脱液浓缩重结晶得白色粉末状结晶‑粉末状结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得到isobiflorin单体化合物,该方法无需凝胶色谱分离,无需多次液相色谱分离,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安全。

     

    131.一种促进斑玉蕈生长发育的沙雷氏菌发酵液培养基

    专利号:CN201611237244.7

    授权日期:2019.08.13

    第一完成人:孙淑静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斑玉蕈生长发育的沙雷氏菌发酵液培养基,本培养基通过制备获得沙雷氏菌发酵液,将其添加到常规斑玉蕈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斑玉蕈。该方法可以促进斑玉蕈菌丝的生长及其锰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分泌。本发明确定了沙雷氏菌无菌发酵液的制备及其添加最适体积比,通过测量斑玉蕈菌丝的生长及其锰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分泌证明其对斑玉蕈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利用沙雷氏菌促进斑玉蕈的生长发育还未见报道。

     

    132.一种高效分布式与并行Delaunay三角形构建方法

    专利号:CN201610642979.1

    授权日期:2019.06.11

    第一完成人:林甲祥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分布式与并行Delaunay三角形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分布式与并行计算环境的规模p,确定问题求解递归划分的次数k和叶子问题的数目2<sup>k</sup>;然后,按平面扫描序的方式对规模为n的待求解问题的数据集进行排序。紧接着,采用分治法的划分策略,自顶向下逐步划分,将规模为n的待求解问题递归划分为2<sup>k</sup>个叶子问题;再接着,对2<sup>k</sup>个叶子问题,使用2<sup>k</sup>个并行计算节点进行子问题的凸壳法Delaunay三角网并行构建。最后,采用分治法的合并策略,自底向上逐步合并子问题的解,每次合并都使用子问题数目t个一半的计算节点<img file=DDA0001072434200000011.GIF wi=46 he=115/>个进行分布式与并行合并处理,直到获得全局问题的整体解。本发明方法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33.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活性的海马多肽及其制备工艺

    专利号:CN201610644683.3

    授权日期:2016.10.26

    第一完成人:郭泽镔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活性的海马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干海马为原料,经粉碎、电子束辐照‑超声波处理、复合酶解、超滤、冷冻干燥,制得所述海马多肽。本发明将电子束辐照技术与超声波处理结合应用于海马多肽的制备,能有效提高对海马的酶解速度,加快目标肽段的释放,并提高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另一方面,利用可控酶解酶技术,通过控制水解条件和水解度,能获得尽可能多的目标分子量分布的肽类产物,同时在比较温和的酶解条件下能够很好地保存酶解产物的营养价值,安全性极高。此外,本发明利用滤膜包对酶解产物进行过滤,最终获得的海马多肽分子量在5000Da以下,纯度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功效。

     

    134.一种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的唾液酸化浒苔寡糖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110628.6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的唾液酸化浒苔寡糖制备方法。浒苔干燥后超微粉碎,利用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得到干燥脱脂的浒苔粉末,经微波辅助提取、脱蛋白及去除多糖和色素后获得浒苔寡糖,再将唾液酸转移酶加入到含有浒苔寡糖的反应体系中,进行糖基化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唾液酸化浒苔寡糖,该寡糖能显著提高肠道益生菌数量,可用于制备改善肠道菌群的药品或保健品。

     

    135.一种从莲子渣中提取α-淀粉酶抑制剂的方法

    专利号:CN201610314221.5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曾绍校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莲子渣中提取α‑淀粉酶抑制剂的方法,以莲子加工副产物莲子渣为制备α‑淀粉酶抑制剂的原料,将莲子渣经浸提、破碎、水解、离心、灭酶、盐析、溶解、冷冻干燥后制得成品。该工艺主要优点是使莲子加工副产物得到了有效利用,且提取过程简单、产品无毒安全、纯度高、抑制活性强,其提取得率由原来的1.45%提高到了2.36%(提取得率由提取得到的产品的干重占原料总重的百分比),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得其对淀粉酶的抑制率最高可达77.24%,是治疗糖尿病和减肥的有效成分。

     

    136.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并行空间划分方法及其系统

    专利号:CN201610332813.X

    授权日期:2019.09.17

    第一完成人:范协裕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并行空间划分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依据四叉树对空间对象所在的空间进行网格划分,以及对网格进行编号;对空间内每一个空间对象构建空间分片索引,空间分片索引包括能完全覆盖空间对象的最小网格的编号、空间对象的编号以及空间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本发明使用四叉树进行空间网格划分和网格编号,基于能够包含空间对象最小外包矩形的网格,构建以网格编号为主键的空间分片索引,使每个空间对象都包含在一个对应的四叉树网格中,从而消除边界对象处理问题;同时,基于空间对象构建任务候选集,依据其对应的工作量进行并行任务分配,实现了负载均衡。

     

    137.一种红曲黄酒的大罐液态酿造工艺

    专利号:CN201610810624.9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曲黄酒的大罐液态酿造工艺,直接以糯米、粳米和高粱为原料,经原料粉碎、喷射液化、双边发酵、板框压滤、催熟增香、超滤除菌等工艺酿制红曲黄酒。本发明采用过热蒸汽喷射并辅以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工艺,控制原料中长链淀粉适度分解液化,然后配合糙米芽粉、红曲米粉和酵母协同进行液态双边发酵。为解决液态发酵法酿制产品口感欠佳和香气单调等技术瓶颈,本发明从原料入手,适当添加含有单宁成分的高粱,并在后发酵中添加短乳杆菌,消除产品的淡水味,使酒体丰满,同时通过对酒样采用臭氧、陈皮/甘草浸渍和变频超声协同催熟增香处理,消除曲味和酶味等异杂味,使酒味趋于芳香和丰满。

     

    138.一种红麻微卫星DNA标记指纹图谱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840753.2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张立武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麻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及其应用。该指纹图谱是以64对SSR引物等位片段的组合为基础,以24个红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DNA的提取、PCR扩增、PCR产物的鉴定、数据分析,最终由215个SSR标记构建的DNA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可以区分开供试的红麻品种/系,可用于红麻品种/系的鉴定或纯度分析。本发明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检测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的优点。

     

    139.一种快速测定纸页中碳酸钙含量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专利号:CN201610889688.2

    授权日期:2019.09.06

    第一完成人:胡会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碳酸钙含量测定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快速测定纸页中碳酸钙含量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一种快速测定纸页中碳酸钙含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容器、第二反应容器、设置于第一反应容器上部的溶液加入装置、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气泵和电导率检测装置。采用相转移反应的方法,第一,在密闭的系统里用强酸溶液与定量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强碱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钠,通过测定强碱溶液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量,并通过与标准曲线的计算快速测定纸页中碳酸钙的含量。本发明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密闭装置测出电导率及公式演算,就能实现准确测定纸页中的碳酸钙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高。

     

    140.NtRRS2基因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710029164.0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陈华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烟草CC‑NBS‑LRR类抗病基因NtRRS2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从烟草抗青枯病品种岩烟97中克隆得到的NtRRS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将上述NtRRS2基因转入到烟草中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超表达NtRRS2基因能显著增强感病品种对青枯菌的抗性。本发明分离的NtRRS2基因是调控烟草对青枯菌抗性的重要基因,可提高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在烟草抗青枯病分子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141.NtRRS3基因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710029391.3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庄伟建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烟草CC‑NBS‑LRR类抗病基因NtRRS3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从烟草抗青枯病品种岩烟97中克隆得到的NtRRS3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将上述NtRRS3基因转入到烟草中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超表达NtRRS3基因能显著增强感病品种对青枯菌的抗性。本发明分离的NtRRS3基因是调控烟草对青枯菌抗性的重要基因,可提高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在烟草抗青枯病分子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142.一种富含biflorin的植物体及其提取新方法

    专利号:CN201710133629.7

    授权日期:2019.09.13

    第一完成人:倪林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biflorin的植物体,即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的植物体,其各器官biflorin的含量在0.076%‑0.3%,以外种皮为最高,为biflorin提供新的来源;同时配套提供一种从该植物体提取biflorin生产方法;一种从圆齿野鸦椿中提取biflorin的方法,以圆齿野鸦椿干燥的植物体为原料,经粉碎‑乙醇溶液提取‑浓缩提取液至浸膏‑硅胶柱色谱洗脱‑洗脱液浓缩重结晶得白色粉末状结晶‑粉末状结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得到biflorin单体化合物,该方法无需凝胶色谱分离,无需多次液相色谱分离,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安全。

     

    143.一种竹质吸音装饰板材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号:CN201710256721.2

    授权日期:2019.09.10

    第一完成人:李吉庆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质吸音装饰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从上到下分别为面层、中间层、底层、防火吸音布和吸音棉;包括以下步骤:选材、制片、煮白与热处理、切刨、涂胶、胶拼、胶合、开槽、钻孔、砂光、上漆、防火、增强吸音处理和包装。本发明加工制作简单,通过穿孔充分利用孔壁竹材密布的维管束管腔和胶层缝隙,可以提高孔颈部空气柱与孔壁的摩擦,所穿圆孔也可提高摩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吸音板的吸音效果,另外保持了竹材原有的质地细腻感,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44.一种竹板丝吸音装饰板材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号:CN201710259213.X

    授权日期:2019.09.10

    第一完成人:李吉庆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板丝吸音装饰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薄竖胶单板、横胶单板、第一防火吸音板、细丝板和第二防火吸音板胶拼而成;其工艺步骤依次分为:备料、平整、褐色处理、表面爆破、烘干、除湿、胶涂、竖胶单板、横胶单板、细丝板、合拼、开孔、砂光、上漆、锯边或开料、检验、分等和修补与包装。本发明制作的竹板丝吸音装饰板材,解决市场木材紧缺,符合再生或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性的要求,提高了竹材、竹材枝丫材、小径材、竹材加工剩余物等的附加值,有利于生态环保,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45.一种野生蕉离体培养增殖方式

    专利号:CN201710503914.3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刘炜婳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蕉离体培养增殖方式,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离体增殖领域。利用野生蕉离体培养过程中特有的块状组织为材料,分别通过增殖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进行培养,增殖速度快,且操作简便,不容易污染。总之,使用野生蕉组织培养过程中特有的块状组织,以及上述两种培养基,可有效的控制块状组织的生长状态,用于三明野生蕉小苗的增殖、分化以及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且培养基相对于传统的培养基更简便,只用一种生长调节剂即可。这种操作简便、成本降低、增殖率高、污染率低的方式及培养基将有广阔的前景。

     

    146.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竹转化方法

    专利号:CN201710513446.8

    授权日期:2019.09.03

    第一完成人:朱强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竹转化方法,包括外植体的准备、农杆菌侵染菌液的制备、侵染、筛选、不定芽的诱导和诱导生根步骤。利用农杆菌去侵染麻竹茎端外植体,在含有2 mg/L 2,4‑D和200μM乙酰丁香酮的NB培养基中共培养,经过有道筛选等步骤最终获得转基因麻竹。本发明使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转化体系,首次建立了以麻竹营养器官为起始的麻竹的转基因体系,该体系能够突破克服传统的育种方法在竹类中无法应用的障碍,为将来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麻竹的分子育种提供前提;通过该方法,在基础研究领域为研究竹类基因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147.一种基于双电化学传感器的硫酸盐法制浆过程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

    专利号:CN201710672423.1

    授权日期:2019.09.06

    第一完成人:胡会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电化学传感器的硫酸盐法制浆过程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制浆开始起,持续将制浆用的反应器中的黑液放出,冷却至20~100℃后,检测反应起始时黑液的电导率S<sub>0</sub>,以及t时刻的黑液的电导率S<sub>t</sub>;S2.当黑液的电导率低于32mS/cm时起,开始持续检测黑液在t时刻的pH值pH<sub>t</sub>;S3.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纸浆卡伯值。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与制浆用的反应器连接的取样管道、冷却装置、pH值检测槽、设置于pH值检测槽内的pH值电极、电导率检测槽、电导率电极以及计算机。该检测装置和在线检测方法为硫酸盐法浆卡伯值的在线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8.一种基于流动分析的硫酸盐法制浆过程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

    专利号:CN201710672761.5

    授权日期:2019.09.06

    第一完成人:胡会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动分析的硫酸盐法制浆过程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20~60℃的黑液与稀释液在流动状态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检测黑液的流速V<sub>B</sub>和稀释液的流速V<sub>D</sub>;S2.检测混合溶液在t时刻的pH值,检测稀释液的pH值;S3.纸浆卡伯值的计算,采用偏最小二乘技术进行计算。检测装置包括与制浆蒸煮器连接的取样管道、冷却装置、稀释液槽、液体混合装置、参比液槽、pH参比电极、参比检测槽、检测槽、pH检测电极以及计算机。本发明在线检测方法对硫酸盐法纸浆卡伯值均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该检测装置和在线检测方法为硫酸盐法浆卡伯值的在线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9.一种检测砧木和接穗亲和力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1235240.X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郭容芳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砧木和接穗亲和力的方法,将带有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细胞分裂素基因和GFP信号的砧木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细胞分裂素基因和RFP信号的接穗培养到为三叶一心时,用嫁接刀按45度角切割后,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分裂素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所带的GFP或RFP的信号分布和强弱,分析砧木和接穗的伤口愈合,进而判断其亲和性;利用荧光蛋白信号的强弱分析砧木中带有荧光标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的表达情况。若砧木和接穗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信号弱,而且砧木和接穗中细胞分裂素基因的信号强,说明砧木和接穗的亲和性高;若砧木和接穗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信号强,而且砧木和接穗中细胞分裂素基因的信号弱,说明砧木和接穗的亲和性低。

     

    150.一种特异性硒元素螯合肽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49277.9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刘斌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硒元素螯合肽,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灰树花蛋白制备硒螯合肽,使硒螯合活性得以高效地实现,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该硒螯合肽,是由4个氨基酸所构成的四肽,其氨基酸序列为:EFGT。本发明多肽不仅可以螯合硒元素,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且其能够借助肽在小肠内的吸收、转运特点以配合物的整体形式被主动吸收。除此之外,本发明多肽仍具有降血压,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能提高灰树花产业链的附加价值,具有实际的应用效益。

     

    151.一种酸碱两步催化法组装成致密薄膜包覆片状铝粉的方法

    专利号:CN201810337632.5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袁占辉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碱两步催化法组装成致密薄膜包覆片状铝粉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表面改性后的铝粉使其能够在较高温度和较低pH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该方法主要通过不同催化剂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使其水解缩合,得到不同结构的二氧化硅,这两种二氧化硅通过自组装,形成致密的二氧化硅薄膜,使其包覆在片状铝粉表面。通过称量一定量的铝粉在pH=1.5,温度为80℃的水溶液条件下,测量其析氢量的多少,来衡量其包覆性能的好坏。本发明所包覆的铝粉能满足安全运输要求,用于含酸碱溶液的涂料的添加成分,用于装饰品的表面喷涂保护,而且包覆后的铝粉保持其良好的光泽度,能用于汽车涂料,增强汽车表面的美观性。

     

    152.一种酸碱两步催化法组装成致密薄膜包覆片状铝粉的方法

    专利号:CN201810337632.5

    授权日期:2019.09.20

    第一完成人:袁占辉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碱两步催化法组装成致密薄膜包覆片状铝粉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表面改性后的铝粉使其能够在较高温度和较低pH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该方法主要通过不同催化剂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使其水解缩合,得到不同结构的二氧化硅,这两种二氧化硅通过自组装,形成致密的二氧化硅薄膜,使其包覆在片状铝粉表面。通过称量一定量的铝粉在pH=1.5,温度为80℃的水溶液条件下,测量其析氢量的多少,来衡量其包覆性能的好坏。本发明所包覆的铝粉能满足安全运输要求,用于含酸碱溶液的涂料的添加成分,用于装饰品的表面喷涂保护,而且包覆后的铝粉保持其良好的光泽度,能用于汽车涂料,增强汽车表面的美观性。

     

    153.一种高复合指数莲子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215736.X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郭泽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复合指数莲子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改性淀粉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莲子直链淀粉通过超微粉碎形成亚微米级颗粒,通过微波预处理辅助超高压处理,形成单螺旋V型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具有较高的复合指数和包埋率。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直链淀粉的制备,超微粉碎,脂肪酸预处理,微波处理,超高压复合,低温冷却结晶,醇洗离心,冷冻干燥及粉碎包装。本发明产品复合指数高,具有较好的抗消化性和包埋率;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在制备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过程中没有添加有害化学试剂,安全性高,将其添加到食品中可以在提供饱腹感的同时降低血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54.水稻CIPK2基因在调控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611209856.5

    授权日期:2019.10.25

    第一完成人:张志兴

    简介:本发明提供水稻CIPK2基因在调节水稻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中的应用,通过对水稻CIPK2的根系特异表达植株的表型进行分析,在低氮条件下,CIPK2根系特异表达植株与野生型相比,根系明显变大,有效分蘖数增加2‑3个,正常氮条件下,二者差异不显著。根系特异表达CIPK2植株与野生型在低氮条件下表型差异明显,尚无该基因相关作用报道;通过根系特异表达CIPK2植株的表型推测根系特异表达CIPK2基因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水稻在低氮条件下对氮素的吸收,该基因功能的研究结果对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氮肥的使用有指导意义。

     

    155.道路线性信息中平曲线的直圆/圆直点识别定位方法

    专利号:CN201710929344.4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罗文婷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线性信息中平曲线的直圆/圆直点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车载测量装置获取测试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数据并输入计算机中,行驶数据包括航向角数据、行驶仪数据,并计算得到行车轨迹数据;S2:通过改进型K‑均值聚类分析法进行候选节点识别;S3:作图得到航向角数据图,将候选节点在航向角数据图上进行标记;S4:将位于过渡段的节点作为参考点,移除候选节点前后的M个样本数据,使数据组被切断并分成若干近似直线的部分;S5:对被切断的片段进行线性拟合;S6:延长各拟合线段,并使其相交,交点即为直圆或圆直点。本发明能够解决道路平曲线测量的关键问题,提高道路测量效率和准确度。

     

    156.一种采用曲柄摇杆机构的花生收获机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23352.4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张翔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曲柄摇杆机构的花生收获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后方的行走轮,所述机架前侧设有用于挖掘泥土中花生的挖掘铲,所述挖掘铲的后方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上铰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与机架铰接并由摆动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所述机架在振动筛的上方对称设有一对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上设有用于碎土的钉齿,所述摆动件由曲柄摇杆机构驱动摆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偏心圆盘机构来带动振动筛的运动并配合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钉齿的弧形运动,并可利用钉齿进行碎土,使得花生和泥土较好地分离。

     

    157.一种莲子淀粉-脂质复合物纳米颗粒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710045277.X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陈秉彦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莲子淀粉‑脂质复合物纳米颗粒的加工方法,属于改性淀粉加工领域。该方法以莲子淀粉,单硬酯酸甘油酯为原料,经α‑淀粉酶与异淀粉酶水解、高压微射流均质复合、短时低温回生结晶、水洗离心、冷冻干燥、粉碎包装的加工步骤,制备得到莲子淀粉‑脂质复合物纳米颗粒。本发明原理基于双酶协同酶解技术切割支链淀粉侧链分支,形成大量长链直链淀粉;进而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降解直链淀粉链段长度,促使短链片断与单甘酯复合;短时低温回生结晶生成纳米颗粒。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传统酸解制备方法耗时、得率低、纳米颗粒粒径较高等缺点。与传统酸解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纳米颗粒得率30‑45%,粒径分布在60‑120nm。

     

    158.一种利用蛋白酶解法制备的灰树花硒螯合肽

    专利号:CN201810148252.7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赵立娜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蛋白酶解法制备的灰树花硒螯合肽,以灰树花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灰树花蛋白制备多肽,采用超滤、Sepadex G‑25凝胶色谱和半制备RP‑HPLC‑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特异性硒元素螯合肽AEKE。该多肽不仅可以螯合硒元素,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且其能够借助肽在小肠内的吸收、转运特点以配合物的整体形式被主动吸收。该多肽仍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等生物活性。

     

    159.一种基于预测的及时加权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

    专利号:CN201611148506.2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邹腾跃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测的及时加权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首先初始化融合决策值,接着计算每个传感节点的初始加权值,进入测试阶段后,先通过Kalman滤波器预测,计算数据融合结果之后对时间及时进行控制。本发明提高了数据融合方法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

     

    160.一种改性微晶纤维素增强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037582.9

    授权日期:2019.10.22

    第一完成人:刘文地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微晶纤维素增强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采用改性剂、催化剂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改性,将获得的改性微晶纤维素再与大豆油树脂、引发剂、溶剂混合均匀,注入模具固化成型,制得具有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改性微晶纤维素增强大豆油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所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耐水性。

     

    161.一种具有抗消化功能的莲子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215735.5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郭泽镔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消化功能的莲子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改性淀粉加工领域,主要步骤包括:莲子淀粉的提取,离心干燥,超高压‑酶法改性,脂质预处理,微波复合,超高压处理,低温冷却结晶,醇洗离心,冷冻干燥,粉碎包装,抗消化性能测定。本发明应用超高压‑酶法改性技术处理莲子淀粉,增加直链淀粉和多孔淀粉的含量,更易于与脂质复合;采用微波法结合超高压处理使酶法处理后的淀粉与脂质充分复合,并使用低温冷却结晶技术进一步促进V型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该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消化性。本发明产品相比于传统化学方法制得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安全性更高,复合指数高,具有较好的抗消化性,将该复合物添加到食品中可以在提供饱腹感的同时降低血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62.一种灰树花硒螯合五肽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48455.6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赵立娜

    简介: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灰树花硒螯合五肽及其制备方法。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KELTF。制备方法为:以灰树花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酶解液经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得到硒螯合肽。该螯合肽不仅可以螯合硒元素,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且其能够借助肽在小肠内的吸收、转运特点以配合物的整体形式被主动吸收。该多肽仍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等生物活性,为食药用菌资源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63.一种快速嫩化海螺肉的复配保鲜方法

    专利号:CN201710904701.1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林少玲

    简介: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嫩化海螺肉的复配保鲜方法。本发明将新鲜处理好的海螺肉用配置好的木瓜蛋白酶溶液进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分解和结缔组织纤维的水解。同时辅以超声波处理,破坏肌肉原有结构。起到有效嫩化海螺肉的作用。处理完毕后采用光动力灭菌技术进行非热灭菌,在对海螺肉进行杀菌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持海螺肉的营养成分、良好风味及口感,有效延长货架期。总的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既能高效嫩化海螺肉,又能有效保鲜海螺肉,延长其货架期。

     

    164.一种双诱导同源重组无标记载体质粒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610391345.3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缪颖

    简介: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诱导同源重组无标记载体质粒及其应用,所述的质粒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应用点特异重组的逆反应系统,可将质粒定位地插入目标基因组,并通过温度诱导同源重组酶的表达,使得原有质粒载体中用于转化子筛选的抗生素基因切除,由此构建植物特异性状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一类小amiRNA的载体,避免转基因植物携带对人类不利的抗生素基因对生态环境的可能污染。

     

    165.一种无胶竹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379898.8

    授权日期:2019.10.11

    第一完成人:曾钦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胶竹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将竹材经削片、刨片后制得竹刨花,与竹加工下脚料筛分得到的竹屑,经干燥、施加由蒸馏竹醋液和强酸混合的处理液、密闭陈化、高温蒸煮、铺装、热压制得无胶竹刨花板。竹刨花经施加酸性处理液,再经密闭陈化、高温蒸煮后,激活竹材内含的淀粉、糖分以及单宁等成分,以及在热压过程中部分木质素在酸性处理液的作用下熔融,形成凝胶物质,在热压过程中的水热作用下实现无胶胶合,制得无胶刨花板。在生产过程中未施加任何胶黏剂,不含甲醛等化学物质,是环境有好型的人造板材,可广泛用作室内装饰材料或家具制造。

     

    166.一种底层为有机-无机杂化薄膜的双层宽频增透膜

    专利号:CN201711442668.1

    授权日期:2019.10.29

    第一完成人:张欣向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层为有机‑无机杂化薄膜的双层宽频增透膜,双层宽频增透膜的底层和表层均为有机‑无机杂化薄膜,底层为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杂化薄膜,表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杂化薄膜。其制备方法为:将玻璃基片浸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杂化溶胶中,以一定的提拉速度镀膜,在玻璃基片表面镀上底层;将镀有底层的玻璃基片浸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杂化溶胶中,以一定的提拉速度镀膜,制得镀有底层和表层的双层增透膜,并对其进行热处理。该双层宽频增透膜具有良好的宽频增透效果以及良好的光学稳定性。

     

    167.一种灰树花硒螯合肽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48241.9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赵立娜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硒螯合肽及其制备方法,以灰树花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灰树花蛋白制备多肽,采用超滤、Sepadex G‑25凝胶色谱和半制备RP‑HPLC‑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特异性硒元素螯合肽RLA。该多肽不仅可以螯合硒元素,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且其能够借助肽在小肠内的吸收、转运特点以配合物的整体形式被主动吸收。该多肽仍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等生物活性。

     

    168.基于行车轨迹的道路平曲线半径测量方法

    专利号:CN201710929350.X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罗文婷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行车轨迹的道路平曲线半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车载测量装置获取测试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数据并输入计算机中,行驶数据包括航向角数据、行驶仪数据,计算得到行车轨迹数据并描绘;S2:采用弧长法计算平曲线的半径;S3:采用弦线支距法计算平曲线的半径;S4:对每个行车轨迹曲线段随机选取包含2个点的2N组数据,其中N组数据通过步骤2进行计算,剩余N组数据通过步骤3进行计算,然后对得到的2N个结果去除最大最小值后求取平均值,该平均值作为道路平曲线半径的输出结果。通过本发明计算得到的道路平曲线半径,可降低检测车偏移带来的误差,提高道路测量的准确度。

     

    169.一种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专利号:CN201710912561.2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陈灿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种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框,模块框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框边,两个框边间等分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丝线,丝线与框边垂直,框边一端设置有直角弯通部件,两框边的直角弯通部件呈对角设置;其中一个模块框为经度框,其中一个模块框为纬度框,经度框和纬度框组合为测量框。不仅结构简单、易携带、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快速地测量草本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170.玉米<i>Lc</i>基因在麻竹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710514626.8

    授权日期:2019.10.18

    第一完成人:朱强

    简介:本发明提供玉米Lc基因在麻竹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具体为利用玉米Lc基因提高麻竹花青素含量,利用Lc基因提高麻竹花青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获得玉米中花青素合成的调控基因Lc的cDNA序列;并构建用于麻竹转化的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入到根癌农杆菌中,转化麻竹,并获得转基因植株。为利用转基因麻竹开展园艺性状的研究或是生产花青素提供了基础。

     

    171.一种快速消减有机固体废物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1205616.2

    授权日期:2019.11.26

    第一完成人:周顺桂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消减有机固体废物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方法,属于有机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本发明利用能耐受至少80℃的好氧发酵菌,并控制堆体温度不低于80℃发酵至少5~7天对有机固体废物进行超高温好氧发酵,可以获得快速、稳定的消减有机固体废物中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的效果。所述超高温好氧发酵不仅可以快速降解抗生素和ARGs,还可以改变堆体中整个微生物群落结构,杀灭90%的携带ARGs的微生物(主要是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减少ARGs发生基因转移的风险,从源头上控制其扩散,保证了ARGs不会出现反弹。不仅实现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同时能高效去除抗生素残留以及抗性基因污染的双重功效。本发明方法无需外源加热,仅依靠嗜热微生物自身代谢产能达到发酵高温,能耗低,环境友好。

     

    172.一种真空隔热板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1054189.8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庄建东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隔热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隔热保温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硅藻土基多孔复合材料主要采用硅藻土和气相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硅藻土与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29~9:1;其制备方法为:将硅藻土、气相二氧化硅和少量辅助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干燥处理后,将混合粉体进行装袋预压,得到硅藻土基多孔复合材料。本发明从微尺度上对复合粉体的微结构进行调控,从而获得具有极低导热系数的真空隔热板复合芯材,在航天航空、建筑、交通输运、家电等保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条件易控、制备周期短、无需特殊设备、适合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173.一种降血糖及调节肠道菌群的糖基化浒苔寡糖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110627.1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降血糖及调节肠道菌群的糖基化浒苔寡糖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浒苔干燥后超微粉碎,经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浓缩、干燥粉碎后得到脱脂的浒苔粉末,经脱蛋白、去除多糖及色素后,再将岩藻糖基转移酶加入含有浒苔寡糖的反应体系中,进行岩藻糖基化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岩藻糖基化浒苔寡糖。经证实糖基化浒苔寡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强抑制活性,显著提高肠道益生菌数量,可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改善肠道菌群等代谢性疾病的药品或保健品。

     

    174.一种废菌棒碳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1610834222.2

    授权日期:2019.11.26

    第一完成人:陈姗姗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菌棒碳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与传统碳刷阳极相比,废菌棒碳阳极的最大功率密度能提高1倍以上;废菌棒碳阳极制备方法简单、省去了复杂的盐酸浸洗步骤,且原材料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废菌棒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的应用模式。

     

    175.成花素基因GmFT2a的应用

    专利号:CN201810574669.X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李欣欣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成花素基因GmFT2a在提高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效率方面的新应用。所述成花素基因GmFT2a主要在根瘤发育后期表达,并定位于根瘤皮层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从而显著增加大豆根瘤数量、重量和固氮酶活性,提高植株氮、磷含量,并最终增加转基因植物的生物量。本发明可实现豆科作物氮、磷养分的高效利用,并为高产分子育种以及光周期广适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且对发展减肥增效可持续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176.成花素基因GmFT5a的应用

    专利号:CN201810574668.5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李欣欣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成花素基因GmFT5a在促进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提高氮、磷养分效率方面的新应用。所述成花素基因GmFT5a在根瘤快速发育时开始表达,并定位于根瘤皮层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从而在长、短日照条件下均能显著增加大豆根瘤数量、重量和固氮酶活性,提高植株氮、磷含量,并最终增加转基因植物的生物量。本发明可实现豆科作物氮、磷营养的高效利用,并为光周期广适性的高产分子育种提供候选基因资源,且对发展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77.触屏终端3D虚拟角色与场景摄像机运动冲突的解决方法

    专利号:CN201710032321.3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胡艳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屏终端3D虚拟角色与场景摄像机运动冲突的解决方法,具体为:1、虚拟角色运动方向为实时获取手势相对于虚拟按钮坐标系的方向。2、场景摄像机的位置始终保持与虚拟角色Z轴坐标固定距离处,跟随虚拟角色移动,方向控制始终与虚拟角色保持等距同向,或者保持面向屏幕。3、场景摄像机与虚拟角色的运动可在同一进程中完成运算,水平方向按手势的不同划分为四种运算,垂直运算按照重力规律单独运算。本发明将虚拟按钮与手势相结合,避开了三角函数的计算,通过屏幕的平面坐标换算,解决对角色与视角的控制冲突问题。

     

    178.一种水溶性木耳黑色素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491915.5

    授权日期:2019.11.15

    第一完成人:傅俊生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木耳黑色素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按照传统方法提取木耳黑色素;将所得的木耳黑色素取一定量用0.1~0.2 M NaOH溶液溶解,用0.1~0.2 M HCl溶液迅速调节pH至7,5000 r/min离心,将上清液过0.45μm滤膜,收集滤液,超纯水流水透析48小时除盐,冻干,即得水溶性木耳黑色素。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将木耳黑色素制备成水溶性的,可以克服木耳子实体黑色素由于难溶于水而不适合用于制成口服制剂或食品添加剂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的问题,对扩展木耳黑色素的应用范围有积极意义。

     

    179.一种具有保湿美护功效的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236822.3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陈晓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橄榄油17份~35份,葡萄籽油13份~26份,椰子油8份~17份,棕榈油8份~17份,氢氧化钠9份~13份,银耳多糖液18份~28份、维生素E 4份~10份、茉莉精油0份~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的制作工艺,其制作工艺流程为新鲜银耳→清洗→切丁→高压酶解→过胶体磨→称量→溶碱→混合搅拌→加入辅料→入模→出模、切皂→皂化→包装、封口→存放、检验。本发明的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皂体外观图案清晰、皂形端正,色泽均匀,泡沫丰富、洗净力和滋润度好,具有一定的保湿美肤的作用,易于被消费者接受。

     

    180.含莲子心黄酮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在降血脂方面的应用

    专利号:CN201610091398.3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莲子心黄酮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在降血脂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保健品技术领域。其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辅助萃取法获得莲子心总黄酮,然后经聚酰胺树脂柱层析纯化后得到莲子心黄酮类化合物,其芦丁含量达77.8 mg/g,再将所得莲子心黄酮类化合物与制得的灵芝多糖、桑黄多糖及茶多酚复配制成所述组合物。经动物药效学验证,本发明组合物可明显降低高脂动物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将其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口服液、颗粒剂等常见剂型,与临床治疗药物配合使用,能起到显著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181.柑橘溃疡病感病基因Cs9g12620.1

    专利号:CN201810812688.1

    授权日期:2019.11.26

    第一完成人:卓涛

    简介:一种柑橘溃疡病感病基因Cs9g12620.1,在柑橘中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启动子区域序列长度为1317 bp;ORF序列长度为1122 bp。基因启动子中存在被柑橘溃疡病菌PthA4特异性结合的UPT box,其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长度为19 bp。本发明获得的Cs9g12620.1基因由于启动子中含有能被来自柑橘溃疡菌的主效毒性蛋白PthA4特异性识别的UPT box,所以此基因可被激活并转录,从而导致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此基因的UPT box区域进行修饰,可获得具有持久抗性的柑橘种质新材料。

     

    182.一种降低油炸莲子含油率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610436559.8

    授权日期:2019.11.19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油炸莲子含油率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莲子预处理、微波熟化、IQF处理、真空油炸、过热蒸汽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针对油炸莲子技术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集成运用氯化钙和可得然胶粉混合溶液超高压浸渍、微波熟化、添加表面活性剂和过热蒸汽脱油的处理,在保留莲子的营养成分得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油炸莲子的含油率。与现有方法相比,经本专利加工出来的莲子的最终含油率在10%以下,且莲子鲜亮饱满、酥脆可口。

     

    183.一种降低油炸莲子破碎率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610436032.5

    授权日期:2019.11.15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油炸莲子破碎率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莲子预处理、涂膜处理、压热熟化、微波真空干燥、IQF冻结、油炸及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针对现有加工技术的不足,集成应用醋酸锌浸泡预处理、羧甲基纤维素和山梨醇涂膜处理以及压热熟化等工艺,提高莲子空隙结构结合力以降低油炸莲子的破碎率。联合微波真空干燥处理工艺,降低熟化后的莲子组织水分含量,减少油炸过程中因水分与油在莲子组织内部发生热质传递而导致的破碎。本发明突破了莲子在油炸过程中易破碎的技术瓶颈,在保证莲子品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油炸莲子的破碎率。采用本发明加工的莲子口感酥脆而不硬、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破碎率低于2.5%,且脂肪含量低。

     

    184.一种流化床及其气相法包覆片状材料的工艺

    专利号:CN201711181519.4

    授权日期:2019.11.01

    第一完成人:袁占辉

    简介:一种U‑型流化床,特别是涉及在流化床中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表面包覆片状材料,用于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领域。该流化床为U型,U型管一端封闭,一端开放;在U型反应腔(3)壁上装有能与反应腔(3)进行气体交换的微型扇叶(2),反应腔(3)内有球形气体分布器(4),上部开孔率保持80%以上,气体分布器(4)通过其固定片(8)与微型风扇(2)卡合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不同粒径大小的材料的同时流化包覆,提高其包覆效率,其次还能解决片状材料吸附成团的问题,提高片状材料的分散性,从而提高片状材料的流化质量,使化学气相包覆的材料更均匀,更致密。

     

    185.一种连杆式防偷吃禽类喂养器

    专利号:CN201710213565.1

    授权日期:2019.12.24

    第一完成人:吴东昇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杆式防偷吃禽类喂养器,包括喂养槽、透明板、第一摇杆、连杆、第二摇杆和踏板,所述喂养槽设有内腔,所述喂养槽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透明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摇杆一端与所述透明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喂养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摇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杆的中部与所述喂养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转动连接,所述踏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边,所述连杆和第二摇杆均位于所述第一摇杆的下方。禽类的前爪或者前腿放置在踏板上才可将透明板翻转起来进食,可防止动物刨食,防止雨水进入,还可防止麻雀偷食。

     

    186.一种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415682.2

    授权日期:2019.12.13

    第一完成人:苗庆显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纤维生产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低、得率低、废水污染重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竹材切片、高温高压处理、撕裂处理、酶处理、化学处理、干燥、梳理处理。本发明所得到的竹原纤维具有以下特点:纤维平均长度4‑5厘米、细度不小于100公支,得率不小于60%。另外,还具有生产效率高(一条生产线年产量不低于5万吨)、废水污染轻、纤维柔软的有益效果。

     

    187.用于显微注射的蜜蜂卵移取方法

    专利号:CN201710703765.5

    授权日期:2019.12.13

    第一完成人:苏松坤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微注射的蜜蜂卵移取方法,首先利用蜂王产卵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限王产卵,然后利用蜂卵直立黏在巢房底部的特点以及蜂蜡的粘性,用移虫针铲出蜂卵底部的蜂蜡,将其粘在巢础条上。本发明对大量取自1小时内蜂卵进行转移,取得孵化率达94%的效果,解决了1小时内蜂卵孵化率低的难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移取蜜蜂卵的方法。可以无伤害转移大量1小时内的蜂卵,为蜜蜂基因组编辑技术在蜜蜂育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方法支持。

     

    188.一种速溶生姜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41672.4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陈团伟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生姜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饮料加工领域,其先采用酶法制备姜渣和姜汁,然后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姜渣中的姜油树脂,再将姜油树脂和山茶油进行均质包埋,最后加入姜汁、麦芽糊精、红糖等进行调配,经喷雾干燥得所述速溶生姜固体饮料。本发明采用姜汁、姜油树脂代替生姜,并通过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将其与山茶油进行包埋,能最大限度利用和保留生姜的有效成分和风味,且使产品兼具山茶油的保健功能。本发明制备的速溶生姜固体饮料呈细粉状、色泽均匀、疏松无结块,具有姜的天然气味,热水冲泡易溶解且呈均匀悬混液,汤色红褐色,姜辛香味浓郁,具有祛寒、暖胃、抗氧化等生理功能。

     

    189.一种低热性的温和型红曲黄酒的生产方法

    专利号:CN201610973020.6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性的温和型红曲黄酒的生产方法,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摊饭法”酿造红曲黄酒的工艺基础上,通过向糯米中加入经高静水压处理过的发芽糙米配制原料米,并对原料水进行除锌、除硒处理;再将配制的原料米、经处理过的原料水以及红曲米进行蒸饭、摊饭、落缸发酵,并在落缸发酵时拌入葡聚糖蔗糖酶和葡萄糖酸铜,在后发酵时添加基酒及葡萄糖酸镁进行保压发酵,使所酿制的红曲黄酒的热寒指数降低30%以上,变得更温和。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有效,在保持传统红曲黄酒风味的同时,破解了红曲黄酒热性高、易上火的技术瓶颈,可拓宽红曲黄酒的消费市场。

     

    190.一种干型葡萄红曲黄酒及其酿制方法

    专利号:CN201610448361.1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型葡萄红曲黄酒及其酿造方法,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所述红曲黄酒中总花色苷含量为27.1~61.5mg/L,白藜芦醇含量为2.14~4.06mg/L,总糖含量≤12g/L,是通过在传统红曲黄酒的酿造过程中添加红葡萄酒发酵醪进行混酿制备而成,其过程包括红曲黄酒主发酵、红葡萄酒主发酵、低温循环混酿、板框压榨、超滤和陶坛陈酿等步骤。本发明将超高压处理后的葡萄带皮发酵醪与红曲黄酒主发酵醪进行混合,运用低温循环发酵工艺,并添加适量漆酶以去除过量多酚,增加产品的贮藏稳定性,生产出一种干型葡萄红曲黄酒。

     

    191.一种高效介孔氧化锌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1212907.4

    授权日期:2019.12.31

    第一完成人:肖禾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介孔氧化锌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以对苯二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纤维素纳米晶与钛酸正丁酯为原料,以制得改性MOF‑Ti粉末;并利用改性MOF‑Ti粉末为模板制得的氧化锌光催化剂,其对环境友好,在拓宽了氧化锌光催化剂制备途径的同时,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容、高效介孔的特征,而且光催化活性高,即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此外,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

     

    192.一种一步酶解制备鱼皮抗冻肽的工艺

    专利号:CN201610808487.5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张怡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酶解制备鱼皮抗冻肽的工艺,通过选料、清洗、匀浆、酶解、膜过滤、双效真空浓缩和冻干步骤制备鱼皮抗冻肽。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减少了获得抗冻肽的中间步骤,减少了中间步骤造成的抗冻肽的损失,抗冻肽得率较高,通过控制酶解过程,获得了热滞活性较高的的抗冻肽,其热滞活性显著高于猪皮和鸡皮,实现抗冻肽产业化生产。

     

    193.一种冠突散囊菌FDWT1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810388049.7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廖红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冠突散囊菌FDWT1及其应用,通过对菌株的18S 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发现其属于冠突散囊菌属(Eurotium cristatum),是一种冠突散囊菌属真菌。该菌不仅具有利用难溶性无机磷酸盐的能力,还具有分泌酸性磷酸酶、降解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的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分泌酸性磷酸酶,溶解难溶性无机磷酸盐,降解茶叶上草甘膦农残的真菌菌株,为茶叶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候选的功能微生物。

     

    194.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菌菇浓缩饮料及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75997.4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刘晓艳

    简介: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辅助提高免疫力功效的食用菌浓缩饮料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灵芝、香菇、茶树菇、黑木耳、竹荪、滑菇、灰树花等菌菇为主料,清洗粉碎后,加入啤酒浸提,制得菌菇浓缩液;并与制得的菌菇蛋白和菌菇多糖混匀,加入配料,均质,杀菌、热罐装、封罐、冷却。根据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浓缩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整个工艺过程条件温和、能很好的保留食用菌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具有辅助提高免疫力功效的食用菌浓缩饮料。

     

    195.一株能够降解土壤残留二氯喹啉酸的菌株

    专利号:CN201710258585.0

    授权日期:2019.12.31

    第一完成人:陈凤平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J5属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为2017年3月1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130,利用16S rDNA鉴定为克雷伯氏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呈淡黄色,表面光滑,圆形,边缘整齐。该菌具有降解二氯喹啉酸的功能,且可以防治烟草受到二氯喹啉酸的药害。

     

    196.一种抗氧化的菌菇浓缩饮料及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75858.1

    授权日期:2019.12.20

    第一完成人:刘斌

    简介: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辅助抗氧化功效的食用菌浓缩饮料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双孢蘑菇、平菇、灵芝、秀珍菇、杏鲍菇、茶树菇、竹荪等菌菇为主料,清洗粉碎后,加入啤酒浸提,制得菌菇浓缩液;并与制得的菌菇蛋白和菌菇多糖混匀,加入配料,均质,杀菌、热罐装、封罐、冷却。根据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浓缩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整个工艺过程条件温和、能很好的保留食用菌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具有辅助抗氧化功效的食用菌浓缩饮料。

     

    197.全自动微小昆虫诱集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专利号:CN201611005576.2

    授权日期:2019.12.03

    第一完成人:何金成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微小昆虫诱集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识别出所述采集图像中的目标昆虫,并标记;利用局部极小值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部分重叠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一分离计数结果;利用局部区域近似估算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严重重叠和被遮挡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二分离计数结果;获取包括第一分离计数结果和第二分离计数结果的总计数结果。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目标微小昆虫的计数精度,能够针对其中发生部分重叠、严重重叠或者被障碍物遮挡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最贴近事实的计数结果;同时,本申请的图像采集装置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微小害虫的采集图像质量。

     

    198.一种春季集中控制同一蜂场全场盗蜂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995922.4

    授权日期:2019.12.17

    第一完成人:张曌楠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季集中控制同一蜂场全场盗蜂的方法,它涉及养蜂技术领域。其步骤为:在合适的天气条件,安排时间,组织人员,制图编号;新设置蜂箱,按每30箱蜂需空箱1只,每箱放3张巢脾,每箱分配蜂王1只,用铁纱王笼关闭,吊挂在两巢脾之间。将原蜂箱全搬到离原场地3米外地方码好,放盗蜂飞出,利用新设蜂箱收容盗蜂,随气温下降蜜蜂停止活动,把装盗蜂的箱子搬到离蜂场较远处放置,将码好堆垛的蜂群对号就位放回原处,将收拢的盗蜂根据数量分别集中到4个箱子里,转移到离原蜂场5千米外的地方,近距离门对门放置,正常繁殖,约过1个月再拉回原场。本发明有效制止盗蜂,蜂群繁殖正常,保证全年产量,减少蜜蜂死亡,降低养殖风险。